靜待疫情拐點 關注下遊復工動態
鋅:
鋅市場變動:本周倫鋅較上周收跌2.14 %至2103 美元/噸,滬鋅主力較上周收跌1.13 %至17030 元/噸。截至2月21日,LME鋅(0-3)由-14.00美元/噸縮小至-12.25美元/噸。
鋅礦市場:礦供應呈現寬鬆狀態,鋅精礦加工費維持高位。國內鋅精礦加工費主流成交於6250-6650元/噸,進口鋅精礦加工費主流報價於260-280美元/幹噸左右。根據我的有色,截至2月21日,鋅礦港口庫存15.18萬噸,較上周減少0.53萬噸。
鋅錠庫存變動:根據SMM,2月21日,國內鋅錠庫存23.77萬噸,較上周五增加 1.05 萬噸。交易所庫存,上期所鋅庫存 14.32 萬噸,較上周增加2.14 萬噸,LME鋅庫存較上周增加1.22 萬噸至7.54 萬噸。
下遊消費:據本周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在130家鍍鋅生產企業中,144條產線停產檢修,整體開工率爲45.86%;產能利用率爲28.74%,較上周上升9.87%;周產量爲34.57萬噸,較上周增加11.87萬噸;鋼廠庫存量爲63.36萬噸,較上周增加5.55萬噸。國內主要市場塗鍍板卷倉庫庫存:鍍鋅120.52萬噸周環比增8.75萬噸;彩塗18.83萬噸周環比增0.59萬噸。塗鍍總庫存139.35萬噸周環比增9.34萬噸。
行業消息: 2020年祕魯礦業投資形勢良好,投資16億美元的朱斯塔(Mina Justa)銅礦投產,其他6個金、銀、銅和鋅項目開始建設。
中線供需邏輯(3個月):鋅市場的主驅動主要在於供給端,供給端鋅礦TC高位震蕩,後期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鋅冶煉利潤或再度回升,鋅礦供給的增加將逐漸傳導至錠端,金屬端供給增量也將上升,鋅錠供給料將增加,預計後續逼倉風險將逐漸降低,中期滬鋅仍存下行空間。
綜合觀點:宏觀方面,美元指數創出3年以來的新高至99.983,對基本金屬形成壓制,但國內央行繼續開展了3000億資金的淨投放,且下調了一年期及5年期LPR利率,同時疫情控制逐步出現好轉,且全國各省復工較上周好轉提升,國內金屬相對有一定抗跌性。供需方面,供給端風險仍大,首先反映在酸儲存能力較小的中小型煉廠中,部分中小煉廠率先計劃減產。由於硫酸脹庫以及成品庫存堆積問題已經導致國內鋅冶煉廠2月份出現減產,減產量佔全國鋅冶煉廠運行產能的11%左右,部分企業3月份繼續有減產計劃。後期如果物流及交通壓力仍未得到有效緩解,那麼國內大廠亦將陸續有減產計劃。需求端,隨着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全國各地鋅下遊需求將在2月底逐步回暖,加之國家不斷出臺利好消費政策,預計3月份需求將進一步向上反彈。
策略:單邊:中性,觀望。套利:觀望。
風險點:基建需求超預期反彈,冶煉廠投產不及預期。
鋁:
鋁市場變動:本周倫鋁收跌0.52 %至1711 美元/噸,滬鋁主力較上周收跌1.02 %至13580 元/噸。截至2月21日,LME鋁現貨(0-3)由-29.50美元/元收窄至-25.00美元/噸。
庫存變動:根據我的有色,截至2月20日鋁錠社會庫存較上周一增加9.2萬噸至125.4萬噸,交易所庫存,截至2月21日,上期所鋁庫存較上周增加2.50 萬噸至 40.96 萬噸,LME鋁庫存較上周減少4.54 萬噸至113.90 萬噸。
成本方面:氧化鋁價格維穩,國內電解鋁行業盈利空間維持較高水平。中線看由於成本端供給增加預期,預計成本端價格仍有下跌空間。但由於氧化鋁企業生產彈性較高,預計電解鋁平均成本壓縮空間亦相對有限。
行業消息:國際鋁業協會(IAI)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1月原鋁產量升至545.1萬噸,12月修正後爲543.9萬噸;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周三公布的月報顯示,經過計算,2019年全球原鋁市場供應過剩68.5萬噸,2018年全年爲供應過剩11.8萬噸。
中線供需邏輯 (3個月):國內累庫持續累積。期待疫情緩解後的消費支撐。目前鋁錠市場仍以貿易環節爲主,同時部分倉庫出庫運輸受限,實際成交十分有限,短期供需端驅動不明顯,預計維持區間震蕩。後期如果疫情好轉,3月份對應高點去庫,疊加國內出臺政策利好,電解鋁上半年仍有供需錯配做多機會。
綜合觀點:外盤方面,倫鋁維持低位震蕩。因市場避險情緒驅使,疊加美國數據表現較好,施壓外盤所有金屬,倫鋁也不例外。國內方面,鋁價主要受到庫存累增疊加消費疲軟背景下空頭增倉打壓的影響,鋁價基本回吐上周所有漲幅,目前來看,下遊開始表現備貨跡象,部分貿易商反饋個別合金廠、型材及板帶廠有少量備貨,但整體接貨意願還沒有明顯提升,預計3月上旬下遊消費恢復或仍表現吃力。但後期如果疫情好轉,對應高點去庫,疊加國內出臺政策利好,電解鋁上半年仍有供需錯配做多機會。
策略:單邊:中性,觀望,並關注中期修復性做多機會。
跨期:買滬鋁2003拋滬鋁2005。
跨市:鋁錠進口窗口接近打開,貿易商可考慮買LME拋SHFE。
風險點:疫情風險,國家基建投資增速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