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
本周鋁市場回顧:本周倫鋁收漲0.67 %至1963 美元/噸,滬鋁主力收漲0.85 %至 13670 元/噸。LME鋁現貨貼水由0.75美元/元轉至升水1美元/噸。根據SMM,上海成交價在13480~13680元/噸之間,升貼水從周初的對當月貼60元/噸附近縮窄爲周五的平水成交,本周持貨商出貨較爲積極,但下遊基本按需採購,臨近周末鋁價跌幅較大,下遊對價格認可且爲備貨考慮,接貨積極性略有轉好,但整體活躍度不及貿易商。
庫存變動:根據我的有色,截至12月6日鋁錠社會庫存較周二減少1.7萬噸至127萬噸,交易所庫存,上期所鋁庫存較上周下滑 1.79 萬噸至 71.33 萬噸,LME鋁庫存較上周下滑0.95 萬噸至 104.29 萬噸。
成本方面:國內電解鋁平均完全成本回落至14600元/噸附近,平均虧損1100元/噸左右,主要原因是氧化鋁和陽極價格出現小幅下行。由於氧化鋁企業生產彈性較高,預計電解鋁平均成本壓縮空間有限,整體看電解鋁成本大概率將維持在14000-15000之間。
中線供需邏輯及中線政策預期(3個月):電解鋁產能仍維持過剩,且新投復產仍在延續,且原料端供給仍在逐漸釋放,電解鋁成本重心或再度下行,屆時電解鋁投放進程將繼續加速,去庫存壓力較大。但另一方面國內鋁價成本支撐較強,其次部分項目受制於機組未配套完善、成本過高、地方政策尚未落實、企業資金流緊張等因素投產進度放緩,新增產能或不及預期,鋁中線庫存壓力有望緩解。
行業消息:11月30日中國鋁業公告稱,受市場環境、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則,公司決定對山西華聖鋁業有限公司、山東華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部分電解鋁生產線實行彈性生產,涉及電解鋁產能約47萬噸。由於中鋁連城、華宇鋁電已經部分減產,此次公告中的47萬噸,預計仍有26萬噸產能將縮減,不過適逢年底每家電解鋁企業大修集中之時,電解槽輪換大修亦可能是“彈性生產”的一種方式。
綜合觀點:鋁價上周走勢震蕩,宏觀回暖對鋁價提振力度和持續性有限。當前由於減產導致鋁錠階段性供給減少,根據供需平衡推算,預計去庫或將維持至12月末,但同時12月消費有走弱預期,且成本重心略有下移(氧化鋁和陽極皆有不同程度的下行),或致後期減產量收縮,疊加季節性因素春節期間鋁錠庫存或重新累積,鋁價仍難言樂觀。考慮到18-19年仍有大量產能將釋放,因此預計國內鋁價2019年一季度之前鋁價表現仍將相對疲軟。風險點在於虧損因素或導致電解鋁企業減產增加,則鋁價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反彈,但反彈力度仍需看後市是否會出現大規模減產。綜上,短期預計鋁價仍是尋底的過程。
策略:謹慎看空,輕倉布局空單。
風險點:海外供給風險。
鋅:
本周鋅市場回顧:本周倫鋅較上周收漲1.95%至2585 美元/噸。本周滬鋅主力收盤價較上周收漲3.65%至21440 元/噸。LME鋅現貨由上周五升水113美元/噸擴大至升水114 美元/噸。根據SMM,本周上海市場0#鋅對滬鋅1812合約自升水210-270元/噸左右轉至升水100-140元/噸左右;本周廣東0#現鋅對滬鋅1901合約由上周的升水850-920元/噸附近轉至升水540-600元/噸,收窄了320元/噸左右,粵市較滬市由上周的升水310元/噸附近收窄至升水190元/噸附近。本周下遊因期鋅上行,大多謹慎採購,維持剛需,市場接貨意願較爲不佳,整體成交略差於上周。
鋅礦市場:礦供應呈現寬鬆狀態,鋅精礦加工費維持在高位。本周國內鋅精礦加工費主流成交於4800-5600元/噸,進口鋅精礦加工費主流報價於145-165美元/幹噸左右。根據我的有色,本周鋅礦港口庫存16.96萬噸,較上周增加2.61萬噸。
鋅錠庫存變動:據我的有色,截至12月7日全國鋅錠總庫存11.16 萬噸,較周一減少 0.35 萬噸。交易所庫存,上期所鋅庫存 2.69 萬噸,較上周增加 0.01 萬噸,LME鋅庫存減少0.44 萬噸至11.31 萬噸。
下遊消費:據本周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在130家鍍鋅生產企業(共計266條鍍鋅產線)中,共有37條產線停產檢修,整體開工率爲86.09%;產能利用率爲66.78%,較上周回升0.02%;周產量爲80.33萬噸,較上周增加0.03萬噸;鋼廠庫存量爲74.64萬噸,較上周減少0.75萬噸。
中線供需邏輯(3個月):隨着國內外礦山逐漸復產,鋅礦加工費企穩回升,冶煉廠原料庫存天數增加,鋅錠短缺現狀有望扭轉,鋅價中期或易跌難漲。
綜合觀點:中美元首達成共識暫停加徵關稅,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修復,利多鋅價。倫鋅back結構仍持續但周五LME(0-3)較周內最高值有所回落,LME鋅錠庫存略有增加但增幅有限,建議觀察後市倫敦鋅錠庫存變動,高升水或引發倫敦集中交倉風險。國內維持近強遠弱格局,遠期鋅礦供給恢復預期不變,港口礦庫存亦回升,但如果庫存仍未增加則不適宜繼續追空。現貨對三月升水維持在400以上,由於當前由於LME現貨升水擴至歷史高位,進口虧損持續擴大至歷史極值附近,疊加環保等因素國內冶煉產能恢復尚有限,因此國內供給偏緊張。當前鋅庫存仍在下滑,需求端鍍鋅鋼廠開工率維持低迷,而鋼廠庫存有所消化,反映鍍鋅呈供需兩弱格局,如果短期庫存仍未累積,仍有跨期正套機會。
策略:中性,單邊觀望。套利:擇機參與跨期正套。
風險點:庫存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