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的多項經濟數據,數據包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季度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情況(不含農戶)、一季度能源生產情況、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以及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在答記者問時評價說:“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進中育新,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經濟發展開局良好。一季度經濟運行的特點,可以用“穩、新、優、好”四個字來概括。我國經濟呈現了平穩運行和質量效益提升互促並進的局面,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在明顯增強,爲全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高於全年預期水平;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個百分點,表明整體經濟形勢穩步向好。
“一季度各月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特別是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5%以下,就業比較充分,這也是經濟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標志。”邢志宏說。
雖然一季度GDP持穩,但3月份全國固定投資(不含農戶)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均反映出工業恢復較弱,對市場表現爲需求恢復弱於預期,這也是3月份工業品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實際增長6.0%,受春節因素影響減弱;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6.8%,仍低於預期,但持平去年同期。分行業來看,3月,制造業同比增速6.6%,電燃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速5.8%,採礦業增速-1.1%,較去年同期均有回落。氣溫回暖及地產開工不強,電熱生產及地產相關產品增速回落,是拖累3月工業增加值增長的主要因素。
“整體來看,2018年一季度工業品終端需求偏弱,工業生產供給端增速也受抑制。但隨着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制造業企業行情集中度顯著提升,中小企業復產力度較弱,在此影響下,後期供給不會出現明顯的擴張加速而將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一德期貨研究院宏觀戰略分析師肖利娜對期貨日報記者說。
此外,在三大產業中,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1%,增速要高於工業和農業,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結構趨於合理,前期經濟結構調整政策成效尤爲顯著。邢志宏也表示,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消費結構升級爲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二是產業分工在深化,特別是現在的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重塑加快了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步伐;三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服務業領域蘊藏的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四是創新驅動增強了服務業的內在動力。
3月份,市場銷售持續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和環比都有明顯增長,表明了經濟增長動力正在轉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長10.1%,高於預期及上月值;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當月同比9.0%,高於1-2月0.7個百分點。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提升,主因是消費升級類商品快速增長,金銀珠寶類、日用品類、服裝紡織類、家用電器類和化妝品類等商品零售額同比較上月分別增長17.4、6.8、7.1、6.2和5.3個百分點;另外,建材類和家具類等房地產相關消費增速也有回升。
格林大華研究所所長李永民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各項數據來看,隨着國內經濟企穩並逐步向好,今年國內期貨價格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2018年M2增速放緩的貨幣政策特點,預計今後期貨價格整體上將呈現底部逐步擡高的態勢。從結構上看,建材類商品價格將受到抑制,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農產品價格將具有更大的上漲空間。(丁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