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對進口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的決定自3月初頒布以來幾經反復,從“3月23日生效”到“部分經濟體延至5月1日生效”,再到“延長豁免期一個月”……美國的鋼鋁產品進口企業和外國供應商因無法確定生產計劃而忐忑不安,歐洲和北美洲的貿易夥伴怨聲漸高。
【美企難安】
白宮4月30日晚宣布,面向歐洲聯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鋼鋁關稅暫時豁免期延長30天,課稅生效日從5月1日推遲至6月1日。至於之後怎麼辦,美方未予說明。
美聯社說,白宮決定延長“暫時豁免期”而非給予“永久豁免”,增加美國內外相關產業前景的“不確定性”。
“能得到點喘息空間固然不錯……但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創邁制造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約翰.麥唐納說。這家企業位於美國密歇根州霍蘭市,主要供應精密金屬零部件產品,每年採購價值1650萬美元的鋼產品,部分來自芬蘭、荷蘭、俄羅斯等海外產地。“我們難以確定(原材料)供應能否保障和訂貨至交貨的時間。”
創邁制造公司總裁帕特裏克.湯普森擔心:“一旦開徵鋼鋁關稅,我們的產品價格會上漲,我們將不再具備競爭力。”
受美國鋼鋁關稅政策影響,瑞典家用電器制造商伊萊克斯3月宣布推遲在美國田納西州斯普林菲爾德市一家工廠實施現代化改造,殃及多年來爲前者供應工具和塗料、位於同州納什維爾市的沃恩制造公司。這家企業不得不推遲擴招員工計劃,等候政策明朗化。
沃恩制造公司總裁馬克.沃恩說,白宮決定延長豁免期,“只是延長了不確定性”。
【夥伴難服】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3月8日籤署行政令,以“依賴進口鋼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爲由,決定從3月23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隨後,白宮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主要貿易夥伴準予“暫時豁免”,課稅生效期推遲至5月1日。
英、法、德等歐盟主要經濟體領導人親自向特朗普爭取對歐盟給予“永久豁免”鋼鋁關稅待遇,美方始終未鬆口。歐盟警告,假如美國執意對歐盟開徵鋼鋁關稅,將對美國一系列產品開徵報復性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5月1日出席一場美國商會組織的活動,不願解釋“6月1日之後是否再次對歐盟、加、墨延長豁免期”,但他說“我們多多少少達成一致”,如談判進展順利,將對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巴西鋼鋁產品給予“永久豁免”。
美國希望借鋼鋁關稅施壓加拿大與墨西哥重新談判、修訂已施行24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尤其在汽車產業領域作出讓步。美方最新要求是“4年內實現北美地區所產客車75%組成部件來自本地區”,而現行協定要求份額爲62.5%。墨西哥汽車產業主要遊說團體向墨政府表明這一要求“不可接受”。
【協定難談】
萊特希澤1日說,美、加、墨三國政府須爭取在三星期內就修訂版北美自貿協定達成一致,才有望使協定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前獲得國會通過。
當前,特朗普所屬共和黨在國會參、衆兩院佔據多數席位。由於特朗普政府的一些舉措引發強烈爭議,民意調查顯示,共和黨中期選舉前景不妙,可能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
萊特希澤定於5月7日與加拿大外交部長克裏斯蒂婭.弗裏蘭、墨經濟部長伊爾德方索.瓜哈爾多開始新一輪談判。他說,談判目標是讓特朗普總統和美國國會兩院、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皆大歡喜。
瓜哈爾多1日說,尚難斷定三方能否達成協定,若想得到圓滿成功,需要三方談判者充分發揮“創造性”和“靈活性”。
弗裏蘭說,白宮決定延長豁免期“當然是向前邁了一步”,但加方“將繼續爭取全面和永久的豁免”。
萊特希澤說,與加、墨之間的鋼鋁關稅談判將與北美自貿協定談判“牽手並行”,但瓜哈爾多和弗裏蘭重申拒絕兩場談判“掛鉤”。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說:“加拿大和墨西哥對北美自貿協定談判的立場着眼於長遠,它們不會走捷徑,不會爲了躲避鋼鋁關稅這一迫在眉睫的威脅而同意籤署一份可能後患無窮的協定。”
鮑恩說,美國政府利用鋼鋁關稅“制造了一個危機時刻”,但這種做法讓牽涉其中的各方“難以從政治層面擺脫這一危機且自稱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