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3月24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二反彈4%,受助於美國出臺一系列刺激措施的消息,以及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擔憂,但分析師稱,銅價漲勢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基本金屬跟隨更廣泛的金融市場反彈,此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宣布將無限制購債,向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美元流動性。
金屬生產國因疫情進一步關停企業將導致礦場產量下降,這也扶助支撐金屬價格。
但獨立顧問Robin Bhar表示,到目前爲止,需求崩潰遠遠蓋過了礦場關閉的影響。
他稱,“正在出現供應吃緊的情況,但需要智利和中非的所有礦場都關閉,才能使供應減少的幅度與我們看到的潛在需求下降相一致。”
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銅生產國,佔全球產量的近三分之一。
倫敦時間3月24日17:00(北京時間3月25日01:00), LME三個月指標期銅上漲4%,報每噸4,814美元,有望創下2018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該合約今年迄今已暴跌五分之一。
美元走弱也給金屬價格帶去提振,這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便宜。
中國銅精煉加工費用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下降,因新冠病毒疫情讓冶煉廠對未來的供應感到不確定。
去年12月全球精銅市場出現供應過剩6.8萬噸,而11月還爲短缺4.9萬噸。
LME現貨鋁較三個月期鋁貼水擴大至每噸34美元,這是自2019年5月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表明LME倉庫近期供應充足。
LME鋁庫存在過去一周增加了14%,升至110萬噸,爲一個月來最高。
三個月期鋁下跌0.9%,報每噸1,547.50美元。
1月全球鎳市供應過剩規模從一個月前的5,200噸過剩擴大到1.31萬噸。
LME三個月期鎳上漲3.5%,報每噸11,258美元;
三個月期鋅上漲0.2%,報每噸1,815.5美元;
三個月期鉛下跌1.7%,報每噸1,585.50美元;
三個月期錫攀升1.1%,報每噸13,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