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4月30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四收跌,一項民間調查顯示,中國4月制造業活動意外萎縮,但隨着經濟重啓,需求上升的希望限制跌幅。
倫敦時間4月30日17:00(北京時間5月1日00:00),LME三個月期銅下跌1.4%,結算價報每噸5,188.50美元。
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疫情防控向好形勢進一步鞏固,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改善。制造業PMI爲50.8%。受此推動,銅價在早盤觸及6周多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受密切關注的財新報告抵消這一影響。該報告顯示,海外疫情蔓延對中國經濟的二次衝擊開始逐漸顯現。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9.4,較3月回落0.7個百分點,重返收縮區間,顯示制造業景氣不佳。
據估計,中國銅消費量約爲2,400萬噸,佔全球銅消費量的近一半。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Wen yuYao表示,中國的復蘇雖然緩慢,但卻推動了近期銅價的上漲,供應減少也支撐市場。
另一支撐因素爲對產量下降的預期,礦商嘉能可(Glencore)將今年銅和鋅產量預期分別下調3%和8%,至125萬噸和116萬噸。
包括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和力拓(RioT into)在內的礦業巨頭亦下調2020年產量預期,因政府實施的封鎖令限制業務。
智利政府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智利3月銅產量同比增加,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在該礦產豐富的南美國家迅速蔓延。數據顯示,智利3月銅高產量增加4.2%至498,083噸。智利3月制造業產量亦同比增加0.6%,超出預期,同時整體礦業產出增長2.3%。
周三,洋山保稅倉庫的銅溢價升至每噸90美元,爲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進一步顯示出中國需求上升的跡象。
數據顯示,中的銅庫存繼續下降,截至4月24日,上海保稅倉庫的銅庫存降至305,800噸,爲2月7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連續第六周下降,至230,956噸,降幅爲36.6%。4月銅庫存創下2017年9月末以來最大月度降幅,因中國需求改善,此前政府解除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限制,推動企業恢復生產。
LME鋁注冊倉單減少0.84%,118.66萬噸。
但LME鋁庫存仍接近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庫存水平自1月17日以來已經增長約78%。
銅礦商Kaz Minerals周四下調2020年資本支出預估,並警告稱,來自其哈薩克斯坦Aktogay擴張項目的產量將會因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的中斷而延遲。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30日消息,2020年1-3月,有色金屬行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行業效益和投資同比減少,發展信心不足。
LME三個月期鋁下跌0.8%, 報每噸1,494.50美元;三個月期鋅下滑0.4%,報每噸1,939.5美元;
三個月期鉛下挫1.0%,報每噸1,635.5美元;
三個月期錫下跌0.7%,報每噸15,197美元;
三個月期鎳下跌1%,報每噸12,19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