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隨着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的屬地化管理,陝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應運而生。二十年後的今天,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鑄就輝煌,形成了鉬、鈦、鋁、鉛鋅、貴金屬、釩鎳、鐵錳、晶體硅及光伏產業,勘察、設計研究和工程施工,貿易物流等十大產業,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影響力巨大。
2019年,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71億元,利潤15億元,上繳稅費40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88億元,資產總額達1399億元。2020年上半年,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50.16億元,同比增長10.66%,完成全年計劃的54.36%。其中,鈦材、電解鋁、電解鋅、粒狀多晶硅、超純硅等主要產品產量均實現了增長。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不僅在稀有金屬中有核心競爭力,其綜合實力也不容小覷,已經成爲陝西省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盈利能力較強,具有陝西經濟特色、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企業集團。”一位陝西省發改委人士如此評價陝西有色金屬集團,認爲其是一家具有創新能力而且很務實的企業。
“1+N”模式改革
時間回撥到二十年前。2000年10月,隨着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屬地化管理,陝西省組建成立了國內有色金屬行業第一家省屬有色金屬企業集團——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一經成立就被寄予厚望:建成一家具有陝西特色的集團企業,核心產品不僅在國內具有優勢,在國際上也能夠有競爭力。
如今,在有色金屬領域深耕二十年後,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擁有權屬二級企業30家,國內A股上市公司3家(金鉬股份、寶鈦股份、寶色股份),新三板上市公司1家(中科納米),職工接近4.5萬人。
另外,其主要有色金屬產品中,鉬、鈦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中廣受好評,而且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同時,鋁、鉛、鋅、金、銀、釩等產品也在國內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經過多年發展,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形成了包括地質勘查、礦山採選、冶煉加工、勘察設計、加工制造、內外貿易等比較完整的工業綜合體系,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品品種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綜合生產經營企業之一。
“如今的成績離不開‘陝西有色人’的艱苦奮鬥以及改革創新。”寶鈦集團(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旗下企業)一位高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講述,寶鈦集團原名902廠,始建於1965年,是國家“三五”期間爲滿足國防軍工、尖端科技發展需要而建的國家重點企業;1972年更名爲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隸屬於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00年下放到陝西省,隸屬於陝西有色金屬集團。
歸屬到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五年之後,寶鈦集團就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理順國有資產管理關系,一時成爲國有企業改革中的成功典範。目前,寶鈦集團已經成爲我國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爲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
據上述高管介紹,在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積極推動下,隨着改制之後的市場化發展,寶鈦集團在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依然累計爲我國國防軍工、尖端科技承擔了8000多項新材料試制生產任務,取得了600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特別是公司研制的4500米載人深潛器TC4載人球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深海潛水器關鍵部件的國產化,受到高層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除了在有色金屬行業中的優勢,改革、創新也是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靚麗業績背後的重要因素。所有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以寶鈦集團爲例,其改革實行“先行先試、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推進。
“1+N”模式是寶鈦集團既定的改革核心:“1”就是寶鈦集團的經營核心,“N”就是由此派生出的N個完全市場化的經營主體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這些“N”可以採用混合制、股份制、承包租賃或國有民營等多種形式,一企一策,最大限度釋放二級單位的活力。2018年,金鉬集團金堆城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順利完成,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的充分肯定,被譽爲國企剝離辦社會職能的“有色模式”。
改革成功背後是源於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支持與指導。記者注意到,在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二屆二次職代會上,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寶平就指出,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需緊扣“一條主線”,即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主線,通過有效激活體制機制、強化科技水平支撐、擴大優勢資源儲備、築牢安全環保防線等手段,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另外,馬寶平還提出要發揚“兩種精神”,即“幹”字當頭,“實”字爲先,主動轉變作風,摒棄假大空,根除無效率,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高效開展;堅持“四個導向”,即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措施導向、結果導向,圍繞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確立目標,根據目標找準問題,針對問題制定戰略措施,全力抓好工作落實;大力實施創新、人才、管理、文化強企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防風險、強黨建各項工作,全力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37位、全國有色金屬行業中排名第8、陝西百強企業中排名第3。
打破國外壟斷
依託陝西豐富的資源優勢,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已經成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中產品品種最多、產業鏈最完整的綜合生產企業之一。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權屬企業——金鉬集團是中國鉬行業標準制定者、“中國鉬業之都”,旗下上市公司金鉬股份是我國首家A股上市鉬專業生產商,產量佔全國份額26%、世界份額11%。產業逐步向高端鉬化工、鉬金屬產品深加工領域拓展,着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鉬系列產品專業供應商,引領中國鉬工業發展。
擁有包括鉬採礦、選礦、冶煉、化工及金屬產品在內的全球唯一完整的鉬產業鏈條,鉬精礦年產能5萬噸,產業規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陝西省寶雞市作爲國家重要的鈦及鈦合金生產基地,擁有“中國寶鈦”和“中國鈦谷”兩大國家及國際知名品牌。目前,寶雞市鈦谷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已形成以鈦爲主,鎢、鉬、鉭、鈮、鋯、鎳等稀有金屬新材料產業科研、生產、加工、貿易和流通爲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寶鈦集團作爲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子公司,其年產值約200億元,因爲寶鈦集團落地寶雞市,如今,寶雞市鈦材和鈦制品供應量約佔全國的60%、全球的20%,佔軍工高端市場的95%。其中,寶鈦集團是世界第三、亞洲規模最大的鈦材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突破2萬噸,擁有兩家上市公司,被譽爲“中國鈦城”,是中國鈦及鈦合金國標、國軍標、行標的主要制定者,爲我國第一顆氫彈、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軟着陸衛星、4500米深潛器載人球艙及C919國產大飛機等大國重器的研制做出了貢獻。公司已建成我國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爲主的專業化稀有金屬生產科研基地。
“中國鈦谷已經成爲寶雞市最靚麗的城市名片,而這背後與寶鈦集團的持續性發展不無關系。”寶雞市一位政府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國內最大規格的TC4無縫管已經在寶鈦生產下線,C919大飛機上多種規格的新材料用上了“寶雞造”,全鈦空冷器、鈦合金飛機液壓管路相繼研制成功,TC11鈦合金管材鍛造工藝打破了國外壟斷。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充分利用陝西榆林當地煤炭資源,實現能源與載能產業有機結合。在榆林建成全國首條煤電鋁及運銷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在銅川建成第二條煤電鋁產業鏈主體項目,形成每年920萬噸煤炭、210億度發電量、90萬噸電解鋁產能,在銅川董家河工業園帶動了50萬噸鋁深加工產業集羣,躋身全國鋁行業前十強。
近年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一直注重在有色金屬產業上的投資,且不斷地進行擴能、技改、優化整合。今年2月,金鉬集團通過金鉬股份投資參股吉林天池鉬業,做大做強鉬產業,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截至今年9月,被列爲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改革任務中的鉛鋅採選板塊重組整合方案編制已經完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鉬化工、鈦加工領域新增中高端產業6種。
在釩產業方面,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則擁有亞洲最大的單一釩礦生產基地,集釩礦開採、選礦、冶煉和釩系列高端產品開發及生產於一體,建成高度集中的釩產業鏈條,年處理礦石量近100萬噸,大力發展氮化釩、釩金屬和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新能源產品,推進工業化生產。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目前處於國內石煤提釩行業領先地位,成爲國內規模最大的石煤提釩及釩精深加工企業。
不僅如此,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鉛鋅產業綜合產能位居全國第一。其以鉛鋅礦山資源爲基礎,充分利用礦山開發、冶煉加工的管理和技術優勢,加大資源勘探力度,擴大採選生產規模,通過技術升級改造,綜合回收有價金屬,實現綠色發展。目前,電解鉛年產能6萬噸,電解鋅年產能60萬噸,副產品硫酸產能110萬噸,白銀產能40噸。
事實上,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有色金屬產業優勢正在凸顯。記者從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了解到,到2025年,其預期實現營業收入2000億元,利稅總額達100億元。
將創新作爲“主引擎”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創新是動力。在二十年的持續高質量發展中,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目前,其擁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39個,其中國家級平臺9個,省級平臺15個,企業平臺15個,累計獲得授權專利722項,主持或參與制定標準453項,產生科技成果100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5項。
“長期以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把科技創新作爲轉型升級和追趕超越的主引擎,發揮優勢、統籌資源,推進科技攻關,已逐步掌握了一批有色金屬工業核心技術和產品儲備。”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鄒武裝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2019年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實施科研項目192項,研究設立省級“高強韌輕質合金材料產業化平臺”,在高強韌輕金屬合金材料、錸金屬提取、釩鈦磁鐵礦尾礦提鈧工藝研究等重點科研項目攻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金鉬集團針對高端6代鉬整靶材高純度、高密度、大寬幅及均勻細小晶粒組織的技術要求和技術難點,自主研發,先後攻克了高端鉬濺射靶材產品從粉末選型-坯料制備-高溫塑性變形-晶粒均勻控制-應力去除-表面處理的全過程技術難題,成功開發出世界上最大規格高清柔性顯示用鉬濺射靶材,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高端鉬濺射靶材的國產化、實現6代鉬整靶的批量化生產,極大地提升了國內顯示材料的生產技術水平。
一位陝西省國資委人士曾向記者坦言,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在科研方面走在了省屬企業前列,未來陝西省國資委會進一步加大對有色金屬行業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爲軍民企業協同合作牽線搭橋,在新興產業培育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上引導企業強化創新,推動更多資金資源向關系國家戰略和企業長遠發展的重點科研項目及重大投資項目聚集。
作爲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掌舵者”,馬寶平曾向記者坦言,面對今年疫情對產業和企業帶來的衝擊,突破口應該落在創新上。
其實,近年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正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數字礦山建設方面,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數據庫、傳感器網絡和智能控制技術等手段,大力推動礦山建設、管理、運營的自動化;在需求導向方面,以應用型創新爲基本定位,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軍民融合,加大鉬靶材、多晶硅、硅烷氣等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創新就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分管科技工作的高管表示,在過去的二十年,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堅持創新,持續推進高質量高效益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未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也必將不負衆望,朝着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勠力前行,爲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記者觀察 從務實創新來看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高質量發展
文/王金龍
在有色金屬行業深耕二十年的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已然成爲國內乃至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大型國有企業。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具有很多優勢資源,例如鉬、鈦等稀有金屬產業在世界上均排在前列。其中,鈦制品供應量約佔全國的40%,佔軍工高端市場近90%。
然而,除了有色金屬行業內的人士知曉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實力之外,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其究竟有多強。其實,這種“不了解”背後是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低調、務實的工作作風。
在西安高新區高新路51號,有一棟二十多層的高樓,從外表看,極爲普通,要不是大樓外有“陝西有色”幾個大字,很難讓人想到這裏就是擁有逾千億資產的國有企業總部辦公樓。
不過,這並不妨礙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2020年上半年,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依然保持了高質量發展態勢,業績逆勢增長逾10%。
或許企業低調、務實的背後與其“掌舵者”的工作作風不無關系。馬寶平現履職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經營報》記者曾經與其有過幾次深入交流,其中,記憶猶新的是2018年的一次企業訪談。
得體的白色襯衫,深藍色的西褲,沒有過多的寒暄,在彼此落座之後,便步入正題。馬寶平講話語速平和,但是聲音洪亮,邏輯清晰,尤其是講到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發展前景,以及某個產品美好設想的時候,其聲音會無意識地加大,從言談舉止中可以感受到他對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的熱愛。
除了對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旗下各企業如數家珍之外,馬寶平在有色金屬行業以及能源領域的知識儲量也很大。不管是煤炭、清潔能源,還是火力發電,甚至是開採技術,他都會用數據或者案例來闡述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而且能夠做出預判。
在那次長達三小時的交談中,馬寶平不僅講了企業各方面的優勢,也講到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一些革弊創新之舉,例如,淘汰落後產業、盤活不良資產等。
事實證明,務實的馬寶平正帶領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不斷創造佳績。在2019年,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實現營收1371億元,利潤15億元,上繳稅費40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88億元,資產總額達1399億元。
或許受馬寶平幹練務實的工作作風影響,在記者與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多位高管交流中,均感受到他們對企業的熱愛以及工作的務實。“除了一些央企之外,在地方國企中,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可以說是佼佼者,不僅擁有鉬、鈦、釩等優勢產業,而且在上遊的勘探方面也擁有核心技術。”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一位高管向記者表示,上遊勘探業務的發展決定了企業未來能夠獲得更多資源,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目前的勘探業務早已走出了陝西,在吉林呼蘭等地進行礦山開發。
吉林當地政府人士就曾經稱贊陝西有色金屬集團企業規模大、產業門類全,實力雄厚、競爭力強。並表示,吉林省有色金屬資源富集,將借助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技術有支撐、資金有保障,進一步加強產業方面合作。
另外,據記者觀察,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還是一家創新型企業,善於攻堅克難。據了解,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正在研發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純度五氧化二釩、高純金屬釩、氮化釩和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等新材料。根據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方面介紹,一旦釩系電池研發成功且達到量產,不僅可以解決電能大規模儲存的問題,也將大大提高釩系列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