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正式籤約,將在臨港新片區落地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產業化項目,預計明年一季度進入量產,第一年的產能將達百噸規模,力爭在三年內完成年產量300噸的目標,打破國內耐高溫新材料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
9月28日,上海榕融在臨港新片區拿到了生產車間。這個長邊超過185米,高度超過16米的廠房,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工作小組已經幫上海榕融找尋了半年。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陸瑜告訴記者,氧化鋁連續纖維的生產工藝特殊,對廠房有很高的空間要求。企業提出希望盡快投產,工作小組決定從新片區現有的廠房中挖掘符合條件的存量資源交給企業進行改建。“我們幾乎是一家家地找。有時候高度滿足了,長度差一點;有時候長度足夠了,面積又小了。”陸瑜告訴記者,最後找到了一處原先租給物流公司的倉庫,經協調後轉租給了上海榕融。現在,榕融只要將設備搬入調試後,就能開始量產。
記者了解到,氧化鋁連續纖維是國際公認的耐高溫熱端構件新一代主力材料,熔點高達2050℃,具備表面活性高,彈性模量大、抗化學侵蝕能力強等特點。其單絲抗拉強度極高,具有良好的抗衝擊性和可繞性,可作爲增強材料應用到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大構件中。同時,高鋁氧熔點高,熱導率低、絕緣性好,1650℃燃氣中仍保持完整纖維形態,可滿足在高溫燃氣環境中長期“服役”的要求,在制備耐燒蝕隔熱復合材料方面得天獨厚、不可替代。這種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航空發動機、艦船燃油燃氣輪機等產品中。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上海榕融宣布打通了氧化鋁連續纖維的所有“卡點”,完成中試,打造了一套高鋁氧增強復合材料膠體及預浸料生產、纖維生產、織物生產、結構件生產、定型測試的整體產業鏈,質量完全對標國際行業標杆,所有工藝裝備全部自研,核心裝備及原料國產化,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
國產氧化鋁連續纖維項目在航天航空發動機、半導體燒結爐膛、異型大結構承燒架等制造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此外,它與新片區集聚發展的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匹配度高,能實現產業間的聯動。“我們今後還將依據產業、人才等相關政策支持上海榕融的發展。”陸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