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疫情大爆發,仍未出現明顯好轉跡象,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1日24時,全球疫情確診病例已突破9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4.6萬例。其中,美國病例超過21萬例;英國、法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再創最大漲幅。多國抗疫措施升級,德國宣布延長“禁足令”,日本和韓國要求所有入境者隔離14天。全球疫情的持續發酵對世界貿易將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對於有色品種來說,我國礦產資源缺乏,需要依賴進口補充,而成材供應充足,需要依賴出口消費。國際貿易受限,勢必會對國內基本金屬進出口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產品供需和價格。
1、有色礦產資源供給風險仍有不確定性
我國銅、鋁礦產資源儲量不均,且貧礦多、富礦少,在使用上仍需要大量依賴進口。鋁礦方面,2019年中國共進口鋁土礦約1億噸,進口來源國主要集中在幾內亞、澳大利亞和印尼,這三個國家佔我國鋁土礦進口量約94%。根據2019年我國電解鋁產量3600萬噸測算,約需要鋁土礦總量爲1.74億噸,其中進口量佔比爲57.5%。從目前疫情發展情況來看,幾內亞、牙買加等非洲國家目前確診病例不多,情況暫穩;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尼西亞確診人數較多,雖然目前疫情尚未引起鋁土礦生產端發生較大變化,但若疫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後期可能會對港口、船運造成影響。
圖表1:我國鋁土礦主要來源國及佔比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鋼聯數據、MRI整理
銅礦方面,2019年中國進口銅精礦共計2202萬噸,同比增長11.66%;其中主要進口來源國爲智利、祕魯、墨西哥、澳大利亞、蒙古;其中智利佔比35%,祕魯佔比27%,兩國合計佔比達到62%。根據2019年中國年產精煉銅870萬噸左右測算,銅精礦總需求量在2750萬噸左右,進口量佔比80%。由於國外疫情的爆發式發展,目前智利、祕魯等國銅礦已經開始採取相應的限制性生產措施,雖然目前影響銅礦月度生產量僅有幾萬噸,但隨着疫情的不斷發展,不排除更多礦山採取措施,將會導致中國銅精礦進口量出現下降。不過由於進口來源國主要在南美洲,海運距離較遠,運輸時間較長,正常情況需要2-3個月。由此可見,近期智利、祕魯等國家的防控措施,所產生的影響將會在3個月之後體現,加上中國銅冶煉企業產能利用率自3月開始明顯回升,預計2020年下半年中國銅精礦供應將因銅礦來源國防控疫情措施的推行而出現偏緊。
圖表2:2019年中國銅礦主要進口來源國及佔比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鋼聯數據、MRI整理
2、全球疫情對我國鋁材出口消費影響不容忽視
(1)對我國鋁材直接出口影響
2019年我國鋁產量3616萬噸,全佔世界鋁供給總量的59.6%;鋁需求3098萬噸,佔全球鋁需求的47%。供需佔比的實際情況決定了我國需要大量出口鋁材以依賴國際市場進行消費。2019年中國鋁出口總量811.1萬噸,月均67.59萬噸;進口208.6萬噸,淨出口量602.5萬噸。主要出口國有美國(7.5%)、日本(7.6)、越南(4.9%)、墨西哥(4.9%)、韓國(4.7%)。2020年1-2月,受到國內疫情影響,中國鋁出口量減少25.4%。後市隨着疫情的不斷發展,我國鋁材出口消費將繼續受到抑制。Mysteel金屬產業研究中心根據國外疫情的發展趨勢對我國鋁材出口影響量做了核算如下:
圖表3:疫情對鋁材直接出口影響比例及數量
備注:淺藍色表示影響可能小於當前預測值。
預測預計3月鋁材出口受影響幅度較1-2月有所減弱,主要因爲3月國內疫情對鋁價影響較大,滬倫比值下行,利好國內出口;而隨着3月份國外疫情的大爆發,倫鋁價格表現將明顯弱於國內,預計3月後國內外比價將發生反轉變化,對鋁材出口抑制作用加大,同時各國的封閉措施也會對中國鋁材出口產生不利影響。預計影響量在4、5月份達到最大值,之後隨着疫情的逐步好轉,出口影響也將逐漸弱化。
(2)對我國鋁材間接出口影響
除去直接出口外,我國鋁材還會通過用鋁密集產品進行間接出口。在鋁的主要下遊產品中,家電、汽車、機械、金屬包裝、船舶等行業均用到鋁及鋁合金材料,這些成品的出口也會帶動我國鋁材的間接出口。2014年我國鋁直接出口617.6萬噸,間接出口約183萬噸,佔鋁出口總量的22.8%。根據2014年以來下遊各行業的出口變化情況,我們核算了2019年的鋁材間接出口量如下:
圖表4:我國鋁材間接出口量核算
圖表5:我國鋁材間接出口量
數據來源:MRI測算整理
經過測算,2019年我國鋁材間接出口量約191萬噸,月均15.9萬噸。假設海外疫情對我國鋁材間接出口影響在4月達到峯值,即4月影響50%,3月、5月影響40%、6月影響30%,則依次影響鋁材出口量分別爲:7.95萬噸、6.36萬噸,4.77萬噸。
圖表6:疫情對鋁材間接出口影響比例及數量預測
備注:淺藍色表示影響可能會小於預測值。
3、海外疫情對我國銅材消費影響大
(1)對銅材直接出口影響
2019年我國銅產量874萬噸,全佔世界銅供給總量的35.2%;銅需求1473萬噸,佔全球銅需求的50%。2019年中國銅出口總量89萬噸,月均7.4萬噸;進口649萬噸,淨進口量560萬噸。2020年1-2月,中國銅出口13.7萬噸,同比減少1萬噸,降幅6.8%。中國銅進口量97.8萬噸,同比減少6萬噸,降幅5.8%。我國銅材直接出口量比較少,疫情變化對其出口影響絕對量有限。
圖表7:疫情對銅材直接出口影響比例及數量預測
備注:淺藍色表示影響可能會小於預測值
(2)對銅材間接出口影響
我國爲銅材淨進口國,2019年我國銅進口654.2萬噸,出口90.2萬噸,淨進口量564萬噸。但是中國對銅資源的需求,並非都用於國內消費,其中,相當部分半成品或銅制品直接用於出口。實際上,中國的銅材進口90%以上採用來料和進料加工貿易形式,其制成品絕大部分以機電產品(金屬制品、機械及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運輸工具、儀器儀表)、銅制成品等終端產品的方式出口返銷,其數量佔其出口貿易方式的90%左右。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量大,佔到出口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也帶動大量銅材間接出口,經過測算,2019年我國銅材間接出口量589萬噸,月均49.1萬噸,根據疫情變化,我國銅材間接出口影響量最高可以達到國內銅材月均消費量的20%左右,對國內銅材消費影響較大。短期在國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國內銅價格將繼續受到較明顯的拖累。
圖表8:機電產品出口額佔出口貿易總額比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鋼聯數據、MRI整理
圖表9:我國銅材間接出口量
數據來源:MRI測算整理
圖表10:疫情對銅材間接出口影響比例及數量預測
備注:淺藍色表示影響可能會小於預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