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2月31日消息: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下跌,但是2020年的漲幅高達25%,超過了其他工業金屬的漲幅,因爲中國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強勁恢復。不過投資者對2021年銅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保持謹慎。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100,倫敦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1.3%,報7,742美元/噸,距離上周高點8028美元不遠,這也是2013年2月以來的最高點。
分析師表示,中國明年經濟政策可能從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更多轉向促進消費者支出,加上投機基金在銅市場已經持有龐大多單,意味着銅市面臨回調風險。但是與此同時,銅市場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因爲全球經濟朝着綠色環保轉型,而基礎金屬對於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至關重要。
意大利米蘭的諮詢公司T商品公司合夥人吉安克勞迪奧·託爾利茨表示,金屬已經展開長期牛市,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短期內市場可能過熱,所以我們繼續呆在空頭陣營。他補充說,一旦回調開始,幅度會很深。
今年LME期銅上漲25%,成爲LME基礎金屬的頭號贏家。本月早些時候曾經達到8028美元,這也是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相比之下,LME的六種基礎金屬價格指數上漲21%,而鉛的漲幅最爲落後,今年僅僅上漲3%。
提振基礎金屬上漲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國需求強勁,各國政府爲減少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而出臺刺激措施,以及投機資金大舉入市做多。
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中國工廠活動進一步擴張,因爲出口需求旺盛,刺激經濟復蘇。但是一些分析師認爲,2021年中國在經濟刺激上的支出增長可能減少。
摩根大通分析師娜塔莎·卡內瓦表示,金屬密集型的中國信貸周期可能已經見頂,中國經濟增長的構成可能從2020年的出口和投資驅動轉向2021年的消費驅動。
分析師表示,在投機基金提振銅價大漲後,銅價可能需要鞏固整理。
花旗集團在商品展望報告中指出,基金在CME/LME期銅的持倉部位佔年度消費總額的百分比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將價格推高到了基本面無法支持的高位。
其他消息包括,智利統計局INE周四報道,11月份智利銅產量爲493,538噸,同比降低2.1%。今年頭11個月智利銅產量爲529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0.2%。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周四鋅價下跌1.5%,收於2,742美元/噸,2020年上漲21%;鎳價收報16,675美元/噸,今年上漲19%;錫價收報20,205美元/噸,今年上漲18%。鋁價收報1,985美元/噸,今年上漲10%;鉛價收報每噸1,984美元/噸,今年上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