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陝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馬寶平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歷經了20年的發展,已成爲一家以國有資本投資及產權管理和有色金屬資源開發爲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權屬二級企業21家,國內A股上市公司3家。
“十三五”期間,陝西有色累計實現了6579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總額54億元、上繳稅費175億元,截至2020年末資產總額達到1409億元。在產業發展上,陝西有色始終致力於資源的綜合利用、產業的綠色環保和產品的高端應用。比較有優勢的三大板塊分別爲:鉬產業板塊,擁有全球一條完整的鉬礦山、鉬化工、鉬金屬加工產業鏈條,年產鉬精礦5萬噸,年產鉬化工板塊鉬酸銨1.65萬噸;鈦產業板塊,主要致力於鈦及鈦合金的產品;釩產業板塊,集採、選、冶和高端產品開發及生產於一體,年處理礦石量近100萬噸。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打造行業、讓資源更有價值的有色金屬材料集團”爲總目標,把產業做強做大。同時繼續深化產業轉型升級,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1800億元、利潤總額50億元,年產鉬精礦達到10萬噸、鈦材5萬噸(市場佔有率達到全球第一)、五氧化二釩1.8萬噸、釩氮合金7500噸。
對於陝西有色未來的發展,我們的定位和目標是:做精主業,做好質量。
第一個方面,陝西有色將立足於供給側,築牢“綠色屏障”,夯實有色金屬工業“壓艙石”。綠色發展是引領產業轉型的目標導向,是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進入新階段,陝西有色將始終把握好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的關系,積極響應“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加快產業由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不斷增強產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將瞄準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方向,
依託於基礎產業優勢,以及基礎產業所具有的原料保障優勢,向深加工領域和高端產品發展。
第二個方面,瞄準需求側,發展“高端材料”,打造有色金屬工業“新引擎”。新材料是經濟轉型發展的基礎和先導,我們要加大技術創新,以“高、精、尖、缺”集成和應用爲目標,聯合各方優勢,加快“卡脖子”技術攻關和加快長遠發展的應用與研究,加快終高端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深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存量價值。同時加快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加大產融結合,深化產業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爲滿足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端裝備制造、輕質合金、節能環保等領域終高端材料需求注入新動能,持續加快增量價值提升。近年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遵循“替代進口、國家需要”的原則,部署創新鏈、升級產業鏈、提升現有產業的價值鏈,提高產業增量,尤其是在鉬、鈦、釩等產業,先後在不可替代的高純金屬材料、國家戰略需求材料等方面實現突破,正在積極拓展有色金屬“原料生產+終端應用”銜接發展模式,通過上下遊聯動和內外聯動,實現資源的高值化利用和高效化產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5年,新材料的營業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
新發展階段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由“大”變“強”的關鍵階段。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將認真履行職責,抓住機遇,與各會員單位攜手並肩、互助合作,爲不斷提高行業凝聚力、創造力、影響力不懈奮鬥!(於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