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4月8日消息: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上漲,因爲市場對可用供應的擔憂以及美元匯率疲軟,令市場人氣樂觀。不過交易商等待周五出臺的中國貿易數據,加上庫存繼續增長,限制了銅價上漲空間。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5:55,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上漲1%,報9,008美元/噸。
2月25日時,LME期銅曾觸及9,617美元的10年高點,距離2011年2月份的歷史高點10,190美元僅僅低了5.6%,因爲中國需求強勁,綠色經濟轉型以及電氣化將提振銅的需求額外增長,而供應面存在中斷風險。但是自那之後,銅價已經下跌6%,因爲全球庫存提高,而中國需求有放慢跡象。
Marex全球分析主管蓋伊·沃爾夫表示,銅價穩定在9000美元而不是8000美元,表明市場供應相當緊張。前景依然非常不確定,關鍵在於疫苗能否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一旦人們相信疫苗能阻止病毒感染,情況就會好轉。
由於全球礦山供應中斷,銅的處理和精煉費用(TC/RC)大幅下跌。冶煉廠不得不接受較低的處理費用,以便獲得足夠的原料來維持運營。.
美元走低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更便宜,這可能會提振需求。
LME注冊倉庫的銅庫存爲157,075噸,自3月初以來已經增加一倍多。但是注銷倉單(用於交割)佔到36%,而且兩家公司持有大量倉單,加劇了市場對LME供應的擔憂。
周五中國海關將發布3月份的進出口數據,中國銅的進出口數據預計大幅提高。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就他提出的基礎設施法案與立法者會面,該法案有望提振工業金屬需求。不過ED&F Man資本市場分析師愛德華·梅爾說,任何一攬子計劃都不太可能顯著改變市場基本面。即使達成了一攬子計劃,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也非常冗長,其影響也會被稀釋。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上漲1.1%,報每噸2,285美元;鋅上漲0.9%,報每噸2,859美元;鉛價下跌0.3%,報每噸1,987美元;錫價變化不大,報每噸25,795美元;鎳上漲1%,報每噸16,80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