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司對經營部機物料費用、鋁錠銷售費用進行考核定目標,每月都要考核,壓力有點大,這周我們完成的情況是,大家說說……”這個就是每周經營部的工作例會場景。會上,參會人員都在圍繞部門重點績效目標集思廣益、各抒己見。
凡事無小事,修舊利廢我先行
每次會後,汽修班班長李永濤都會把每周的修理費進行統計分析,這周大修車輛多了點,他坐不住了,“要是修理費超了,班上的兄弟們被扣了工資,那我這黨小組長就當的太不稱職了。”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閃電在他腦海裏一劃而過,他站起身來向車間角落堆存的廢舊配件堆走去。這時,修理工羅金“啪”的一下把一個汽車馬達丟在了堆裏……“這段時間已經換了3個了,車間裏邊磁場大、馬達啓動頻繁、老是壞,趕快報計劃再買了。”
李永濤看到後不樂意了,從堆裏拿起馬達說:“什麼原因修不好,大家也不好好分析下,不用降本了嗎?”說完就把原來丟棄在堆裏的幾臺馬達全部找了出來,召集大家分臺進行拆裝,經過兩小時的分析發現部分是因爲一個小的“轉子”及“電磁閥”出了問題。經這麼一弄,他們經拆裝後的5臺馬達又重新組合修復了3臺完好的配件,一臺價值600多元的馬達又“起死回生”了 。“嗨,這一念之間又省了2000多元,以前我也以爲這點小配件不值多少錢,公司也不差這點錢,只要是壞了就買新的,可這一算,這材料賬還真不得了,” 這時羅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看着“改造”完成正常運行的車輛,李永濤自嘲的說:“我們現在做的工作也許很平淡,事情也許很小,但我知道這就是工作、這就是生活,對於我們每位員工來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於容易,關鍵要努力,只要大家都養成了節約與動腦的習慣,我們今年的材料費是絕對可控的。” 通過查看汽修班1-4月修舊利廢臺賬,降本金額已達4萬餘元,修舊利費工作不僅培養了汽修班人員的節約意識,也提高了大家的修理技能和獨立完成工作的信心,有效激發了員工的成本與創新創效意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車輛運行成本。
提升創新力,主動作爲出成效
這邊營銷班也閒不住了,他們在從鋁錠的包裝上動起了“心思”。傳統的鍍鋅鋼帶打包需要2.55公斤,如果我們用塑鋼帶打包只要0.55公斤,如果可行,每噸鋁錠包裝費就可以節省11.77元,那一年下來鋁錠包裝費就可以節約很多。
這個想法一出來,“要是塑鋼帶捆綁力度不夠造成散捆,客戶投訴怎麼辦、吊裝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好控制”等一系列的疑問隨之而來。
“不怕,我們原來沒使用過,現在我們就要嘗試,畢竟降本空間很大,現在就要跟鑄造溝通把塑鋼帶接口粘接好,一定要待鋁錠冷卻後才能裝車,裝車模式選用叉車進行,運行初期現場要隨時有工作人員跟進,發現問題立即進行分析整改,一定程度上就能杜絕散捆現象及安全隱患。”供銷主管楊光明一邊跟大家進行探討,一邊聯系塑鋼帶設備的到貨情況。準備工作就緒後,4月12日試用當天在鑄造的配合下完成塑鋼帶打包150多噸。
經過對客戶的調查回訪,未出現散包及客戶投訴事件,塑鋼帶的成功使用在產品包裝降本成效上顯現無遺,同時也爲部門完成全年降本工作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張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