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4月29日消息:周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小幅回落,此前曾短暫突破1萬美元/噸的10年高位。由於擔心工業用戶需求放慢,投機多頭選擇落袋爲安。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6:00,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1%,報9,867美元/噸。盤中最高達到10,008美元。
上次銅價過萬是在10年前,當時銅價在2011年2月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10,190美元/噸。銅用於電力布線、建築,並越來越多用於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銅還是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
周三美聯儲政策會議決定繼續實施低利率以及每月購買債券的計劃,並表示目前撤出疫情期間的緊急支持仍然爲時過早,這有助於提振銅價以及其他金融市場。
周三,投行高盛預測2021年銅均價將爲每噸9,675美元,2022年銅均價爲每噸11,875美元,2023年銅均價爲每噸12,000美元。
不過分析師指出,目前銅市面臨兩大風險因素。首先是技術面超買。其次是高價遏制了需求,特別是在中國,這可能導致銅市上漲之路坎坷。
分析師指出,目前銅的工業買家並不滿意當前的價格。只有那些擁有多頭部位的銅礦和對衝基金從當前銅價上漲中獲利,而市場上的其他人都在受苦。
一份調查顯示,由於最大銅消費國中國遏制財政刺激支出,今年下半年銅價的上漲勢頭很可能停滯不前。
在上海,洋山銅溢價跌至每噸43美元,爲2017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表明中國對進口銅的需求減弱,因爲今年銅價已經上漲了29%。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上漲0.7%,報每噸2,417美元,爲2018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鋅下跌0.2%,報2,914美元,盤中觸及2018年6月以來的最高價格;錫持平,報每噸28,540美元,盤中觸及2011年8月以來最高;鉛上漲0.4%,報每噸2,110.50美元;鎳下跌1.1%,報每噸17,24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