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5月4日消息:周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上漲,重新回到1萬美元附近,因爲需求旺盛而庫存下降。
周二格林尼治時間1650,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上漲1.1%,報每噸9,941美元。上周四銅價曾達到10,008美元,接近2011年2月份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10,190美元。
分析師稱,銅的短期和長期基本面都很利好,銅價很可能再次突破1萬美元。全球經濟復蘇加快,綠色經濟轉型以及電氣化,很可能支持未來幾年的銅需求增長。與此同時,全球銅礦供應增長難以跟上需求步伐。
美國銀行分析師預計未來數月裏銅價可能飆升至13,000美元/噸,部分原因在於庫存偏低。
在LME的注冊倉庫,銅庫存下降6325噸,爲13.7萬噸,創下五周低點,比4月中旬減少20%。上周五的數據顯示,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庫存比前一周減少1.3%。
LME現貨銅相對三個月期銅的溢價爲每噸4美元,令人擔心近期交割的銅供應緊張。
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稱,今年全球銅供應將過剩7.9萬噸,2022年將過剩10.9萬噸,因爲需求放慢,供應增長。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稱,ICSG的評估與很多市場人士的看法不同。大多數市場人士認爲今年銅供應仍將嚴重短缺。
從持倉數據看,投機資金仍在押注銅市上漲。基金持有的淨多單相當於空盤量的35%,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高比例。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鋁上漲1.3%,報每噸2,427美元,盤中創下三年新高;鋅上漲0.9%,報2,952美元,盤中創下2018年6月以來的新高;鉛上漲1.6%,報每噸2,186美元;錫上漲1.4%,報每噸29,100美元,鎳下跌0.2%,報每噸17,3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