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7月16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下跌。
截至格林尼治1610,倫敦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5%,報每噸9,439美元。
周線圖上,3個月期銅下跌75美元或0.79%,前一周上漲133美元或1.42%。
5月10日時,銅價曾創下10747.5美元/噸的歷史最高紀錄,迄今銅價已經回調12.2%,因爲高銅價擠壓了下遊企業的利潤空間,促使中國加強對大宗商品市場的監控,以防止價格上漲傳遞給消費者。美聯儲可能提前結束貨幣寬鬆政策,也給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壓力。
周五美元匯率堅挺上漲,同樣給銅價帶來壓力。
荷蘭國際集團的分析師認爲今年銅價已經見頂。不過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和電氣化需求的增長,未來幾年銅價有可能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
在中國,7月15日時中國銅精礦現貨的處理費爲每噸50.50美元,創下1月8日以來的最高值,反映出銅精礦供應緊張的局面已經緩解。
周五,LME期錫收於33565美元,上漲1.3%,盤中創下歷史新高33840美元,高於2011年4月份的歷史最高紀錄33,600美元,因爲主要供應國緬甸的供應令人擔心。期錫也成爲今年走勢最強的LME工業金屬。
分析師認爲,期錫上漲走勢將會持續,因爲受到物流問題以及緬甸供應壓力的推動。
緬甸是世界第三大錫生產國,目前國內新冠病例不斷提高,同時面臨政治危機。在另一個主要錫生產國盧旺達,企業被要求裁員50%。
伍德麥肯齊公司分析師亞當·斯萊德援引今年一系列產能關閉的情況時表示,這些事件持續衝擊錫市場。一些冶煉廠的重新開業將緩解市場緊張局勢,但預計價格將保持在每噸30,000美元以上,堅挺的底部位於25,000美元。
國際錫業協會在6月份表示,預計今年38萬噸的全球錫市場將出現10,200噸的短缺,到2022年將進一步短缺12,700噸。
周五LME期鎳上漲0.7%,報每噸19085美元,盤中創下2月以來的新高,因爲不鏽鋼價格高企。受強勁消費和原材料供應緊張影響,中國不鏽鋼期貨飆升逾6%,創下歷史新高,而對鋼鐵行業減產的擔憂也支撐了價格。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價下跌1.2%,報每噸2,488美元;鋅價上漲 1%,報每噸2,999 美元;鉛價下跌0.4%,報每噸2,3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