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河北省大氣辦發文嚴禁十個“一刀切”

2018年09月13日 08:46:02 河北環保發布

  近日,河北省大氣辦印發《河北省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中,要以統籌污染治理與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相協調爲重點,按照污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

  一、 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統領,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爲核心,以統籌污染治理與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相協調爲重點,針對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任務,按照污染排放績效和環境管理實際需要,科學制定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和監管措施,堅決反對“一刀切”,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產、生活與生態同步改善。

  二、把握原則

  1.堅持目標需求,質量導向。科學制訂區域、行業環境管理目標和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突出污染減排,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系統開展排放績效評價,鼓勵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和污染治理設施,提高污染治理能力,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實現清潔生產,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向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產品優質高端方向轉型發展。

  2.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科學研判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污染排放特點和區域環境管理需求,針對性地細化防止“一刀切”的具體措施和工作方法。對工業企業特別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按照不同行業細化評判標準,嚴格排放監督管理,科學評定企業的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分類管理、差異化錯峯生產,堅持多排多減、少排少減、不排不減的原則,形成正向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3.堅持有保有壓,獎優罰劣。要堅持民生優先,對涉及民生領域的管控措施,制定壓非保民工作方案,優先確保民生需求、扶貧攻堅、重點項目等工程實施;要堅持有取有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環保“領跑者”企業和環境友好的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引導規範發展,保障正常生產;要堅持淘汰落後,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手續不全、治理無望、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堅決依法關停取締,對資源環境效率低、排放總量大、污染嚴重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企業,堅決予以錯峯生產。

  4.堅持從嚴從實,依法監管。嚴格禁止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絕不意味着放鬆監管,更不能在監管上失之於寬、鬆、軟,而是要求監管措施更加精準、嚴謹、細致,監管標準更嚴、更高,監管力度更大、更實,着力解決企業在污染防治上“投入多投入少一個樣,排放多排放少一個樣、排放或不排放一個樣”的問題,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現超低排放,加速轉型升級,倒逼政府投入足夠人力、物力、精力,科學決策,精細管理,建立清單,依法監管,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三、重點領域和行業

  (一)嚴禁民生領域環境管理“一刀切”。對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事項,堅持民生優先、服務至上、力求保障,不斷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對涉及重大民生、扶貧易地搬遷的建設項目和國家、省重點項目,要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克服通常觀念,優化服務流程,縮短審批時間,減少體外環節,提高服務效能。對於具有合法手續、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餐飲、洗滌、修理等生活服務業,不允許採取限制性停工停業。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或污染防治設施不全、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的公共服務類企事業單位、面向大衆提供服務的商戶,要加強監督管理和指導服務,確需對相關行業進行提升整治的,要精準研判產污環節,針對各行業產、排污節點,結合各行業生產規律和居民生活習慣,科學制訂整治方案並有序組織實施,整治前要提前向社會發布公告。對於環境污染突出、羣衆反映強烈,嚴重影響羣衆生產生活的,堅決依法予以查處,責令停止排污,絕不姑息遷就。

  (二)嚴禁清潔取暖措施和燃煤鍋爐淘汰“一刀切”。堅持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加快實施冬季清潔取暖,力推電代煤,穩推氣代煤,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光熱能、地熱能等多種清潔能源供給取暖方式,在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的山區,清潔能源替代沒有覆蓋的區域,氣源、電源沒有保障的地方,實施潔淨煤託底政策,嚴禁使用劣質散煤。對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在氣、電源不能充足保障的情況下,不搞“一刀切”,積極推動各種形式清潔替代,確保羣衆溫暖過冬。要把確保羣衆取暖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散煤治理和清潔替代工作中,堅持先立後破、不立不破,在氣源、電源沒有充分保障到位的前提下,不得先行拆除羣衆現有取暖設施,在氣、電資源緊張時,要合理調控、壓非保民,優先保障羣衆溫暖過冬。

  (三)嚴禁機動車限行“一刀切”。採取機動車限行措施,應由各市人民政府(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管委會)結合區域環境管理或交通管控需求,統籌作出決定,並至少提前1天向社會公告,除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期間外,原則上不得採取單雙號限行措施;在機動車限行期間,要根據車輛排放情況和車型區別對待,不簡單搞單雙號,對軍隊、警務、消防、急救、搶險、郵政(快遞)、保險勘驗救援、環衛作業、市政設施維護、民生保障、執法、公交、客運、出租、燃氣車輛及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不實施限行措施。對重型柴油貨車要嚴格監管,科學設計運輸線路,加密加嚴管控措施,落實監測處罰機制,確保限行到位。對於使用清潔燃料減少能耗及尾氣排放、注重運輸車輛養護、合理布局運輸線路等實施綠色物流計劃的企業可視情況適當減少車輛限行頻次,體現獎優限劣,嚴禁機動車限行“一刀切”。

  (四)嚴禁對工業園區和特色產業“一刀切”。對各級政府正式批準設立的工業園區及合法企業,不得簡單要求停工停產;對其中達不到環保要求的工業園區及企業,要實施“一園一策”“一廠一策”,並根據具體環境問題採取整改措施,不得不分青紅皁白一律採取停產整治方式。對具有傳統優勢,且分布相對集中的地方特色產業,在邊督邊改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分類施策;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穩定達標排放的,不得採取集中停產整治措施。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電子商務、互聯網產業、文化創意設計業等不能簡單要求停工停產。對環境污染較重、羣衆反映突出的,應當借勢借力,以督察整改爲契機,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園區化、集約化發展,努力提升產業水平。對羣衆舉報的具體問題,要“一事一辦”,注重舉一反三,不得簡單擴大停產整治範圍。對以“園區”名義存在的工業大院、工業小區式“散亂污”企業集羣,要加強監督管理,制訂標準規範,限期停產整治,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要堅決依法關停整治到位。

  (五)嚴禁環境準入“一刀切”。根據環境改善目標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爲判定依據,實施差別化環境準入政策,合理優化開發布局,控制流域、區域開發強度。在強化空間管控的同時要抓緊組織實施區域環評、規劃環評,對符合發展規劃和規劃環評“三線一單”要求的項目,簡化項目環評、排污許可等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間,強化指導服務,支持項目落地。對實施環評備案制審批改革試點區域,實施環評文件(報告表)備案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管理。對於不符合規劃、不符合產業政策,違反生態保護紅線,以及在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建設區域的項目,在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堅持生態優先、嚴把審批關,守住法律底線、生態紅線,堅決禁止和杜絕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違法行爲。

  (六)嚴禁“散亂污”企業整治“一刀切”。各地在“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散亂污”企業界定標準,緊緊把握“污”這個核心,深入研判、科學認定“散亂污”企業。對手續不全、嚴重污染環境、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沒有治理價值的企業,要堅決關停取締;對有整改價值的企業,要嚴格監督管理,本着先停後治的原則,限期整改達標,整改驗收後方可復產。要嚴格限制“散亂污”企業,絕不能放鬆監督檢查,關鍵是定好標準,以嚴格整治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堅決禁止將不產生污染的企業列入“散亂污”,堅決反對“以停代治”“以停代管”等敷衍應對做法;不得對具有合法手續且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採取集中停產整治措施。對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但因手續不完善、規劃未落實、污染治理設施不健全被列入“散亂污”的企業,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規範改造、扶持提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雙創雙服”活動的實施意見和生態環境部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要求,對扶持提升類“散亂污”企業區別對待,予以重點幫扶,開闢綠色通道,依法依規完善手續,加快推進整合搬遷、提升改造、組織驗收,解決企業發展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扶持生態友好型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七)嚴禁建築施工工程停工“一刀切”。對於依法依規取得施工許可的各類建築工程項目(含取得施工許可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在確保污染防治設施與揚塵管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秋冬季可以正常施工。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在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和“兩個全覆蓋”要求的情況下,優先保障國家和省重點項目、扶貧易地搬遷項目和當地政府確定的民生工程正常施工;市、縣重點項目由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區域環境管理需求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制定具體管控措施,實現清單化管理;其他工程項目除土石方(含破拆、改造)工程停工外,室內地面鋪裝、內外牆體及內部裝修等工序,在嚴格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可不採取停工措施;爲重點項目配套的砂石料場、商品砼企業,在嚴格落實環保措施要求、環保設施健全並穩定運行,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的情況下,可採取輪換生產等減排措施,確保國、省重點項目建設需要。其中,污染防治設施不全或不穩定運行,沒有達到環境保護要求的,要立即停止排污,限期整改到位;對出現環境違法行爲的,堅決依法處罰到位。對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企業或項目,對存在環境違法行爲、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或項目,要依法依規處罰,各級住建、環保等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決責令停止施工。

  (八)嚴禁錯峯生產“一刀切”。各地要加強調查研究,對每一個涉污企業分析評估,依據環境管理目標需求,根據排放量及排放強度分級分類管控,建立秋冬季錯峯生產企業清單(落實到工序、設備),制定錯峯生產方案,面向社會公示,接受羣衆監督。對鋼鐵、焦化、鑄造、建材、碳素、化學原料藥(農藥)、有色、化工制造等高污染排放行業,符合現行產業政策,污染物能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且依法獲得排污許可證的,要按照排放績效評價,秋冬季採取差異化錯峯生產。鼓勵重點行業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管理升級,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領跑者”企業。對實現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產品優質高端的“領跑者”企業,不列入錯峯生產名單;對其他不涉及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和VOCs排放的企業(或工序、生產線),不列入錯峯生產名單,嚴禁“一刀切”式停限產。對無證排污、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的企業,堅決依法查處,嚴懲重罰,第一時間停止排污,第一時間停產整治,對於拒不整改的,採取按日計罰、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移交司法機關等強制措施。

  (九)嚴禁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刀切”。各地要科學研判,提前預警,逐個企業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細化到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在企業明顯位置公示,接受社會監督。要嚴格按照重污染天氣預警級別啓動重污染天氣響應措施(除國家要求和重大活動保障任務需要外),提前1 - 2天發布預警信息,給足企業應急響應準備時間,嚴禁擅自提高預警級別,擴大預警範圍。重污染天氣期間,對能夠穩定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超低排放限值的工序和設備,達到“綠色”建材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目標的企業,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則,採取適度應急減排措施,嚴禁“一刀切”。

  (十)嚴禁督察執法檢查“一刀切”。專項督察和強化督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既定部署和保障措施,執法檢查是加強環境監管和打擊環境違法行爲的必然要求,要堅定不移、真督實查、不循私情、鐵腕執法,但決不允許借中央、省級環保督察、專項督察、執法檢查等名義採取一律停工停業停產的敷衍整改、機械整改、表面整改做法,以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和羣衆正常生活。要聚焦交辦問題深入抓好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嚴禁對督查交辦的問題,不調查、不研究、不治理,而採取“一停了之”“以停代治”“不聞不問”的“障眼法”或“常停久治”“久治不驗”等“拖延術”,嚴禁應付督察檢查搞“一刀切”,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爲。

  四、保障措施

  (一)突出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主體責任,按照“屬地管理”和“管發展的管環保、管生產的管環保、管行業的管環保”要求,加強對本行政區域或分管行業領域內污染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科學統籌,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精細制定差異化管控措施,分類施策、精準治理,實行清單式管理並向社會公開。要對轄區內或分管行業領域內存在的“一刀切”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要強化環保、質量、技術、能耗、安全等標準倒逼,加大財稅和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突出環保引領,實現轉型提升,推動綠色發展。

  (二)強化部門監管責任。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分管領域工作的調查研究和監督管理,堅決杜絕通過“發通知、打招呼”等臨時性“一刀切”關停方式,堅決反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一刀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決反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虛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堅決反對“一刀切”粗暴的管控措施,應付環保督察檢查。對有關職能部門在貫徹落實防止“一刀切”方面工作部署不力、失職瀆職,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依法依規予以追責問責。

  (三)嚴格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要進一步提升企業環境守法意識,督促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引導企業開展深度治理和提標改造,切實減少污染排放。對弄虛作假、違法生產、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無證排污等違法違規行爲,要一以貫之地保持嚴查重處的高壓態勢,一經發現,一律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四)發揮羣衆和社會監督作用。本着依法依規、公開公正、聯防聯控的原則,依託政府門戶網站、環保部門網站、微信公衆號及其他相關媒體,進一步做好差別化環境管理信息公開,加強宣傳引導,普及政策法規,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積極擴大公衆參與,鼓勵人民羣衆對身邊存在的“一刀切”問題進行監督。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針對羣衆反映的問題要逐一核實,及時回應,合理合法的意見訴求要積極採納,始終將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作爲努力方向,始終將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衡量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根本標準,爲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各地要參考本指導意見,緊密結合實際,制定科學、詳實、可行的嚴禁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實施意見。在執行中有什麼意見建議,請及時向省大氣辦報告。省大氣辦要對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情況組織開展專項督察,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各種形式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擔當、不作爲行爲予以公開曝光,依規依紀予以追責問責。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河北省 環保 一刀切 相關的信息

長安璧山基地導入先進環保設備,打造綠色低碳化壓鑄工廠

隨着全球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工業企業正面臨着節能減排的巨大挑戰。在這一背景下,長安集團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計劃將其璧山基地打造成爲線控底盤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智能工廠。爲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節能減排工作被確立爲實現低碳化計劃的首要任務。爲了貫徹落實長安集團的這一方針,長安重慶底盤系統分公司(簡稱“底盤分公司”)成功導入廣州格邦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格邦)的1.5T
2024-06-17 10:00:47 長安重慶 環保裝備 廣州格邦

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平果鋁業公司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啓動會暨6月安全環保工作例會

6月1日,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平果鋁業有限公司召開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啓動會暨6月安全環保工作例會。廣西分公司副總經理石進軍,廣西分公司、平果鋁業機關職能部室和各二級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相關方人員參加會議。會上,廣西分公司安全環保部匯報了兩公司5月份安全環保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了6月份安全環保重點工作和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並開展安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廣西分公司礦

包頭鋁業公司召開安全生產月啓動會暨6月份安全環保月度例會​

爲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做到“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6月1日,公司召開安全生產月啓動會暨6月份安全環保月度例會。公司領導李國維、馬建寧,副總工程師謝長青、總經理助理程斌參
2023-06-02 21:24:33 包頭鋁業

三水鋁協安全與環保服務隊在廣源鋁業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

爲進一步夯實車間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範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近日,三水區鋁加工行業協會安全與環保服務隊副隊長呂春明、隊員陳明一行走進佛山市廣源鋁業有限公司開展安全
2023-06-02 17:55:34 佛山三水鋁協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瑩調研東方希望澠池鋁業環保工作

6月1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瑩一行來到澠池鋁業,調研公司環保工作。在煤氣工區,王瑩一行詳細了解了公司新建流化牀粉煤氣化爐項目的生產工藝、環保評審、環保績效升級等情況,對公司通過環保技改升級,提高能效水平,減少排放的做法表示認可,鼓勵公司持續鞏固環保改造成效,將該項目打造成環保樣板工程。隨後,王瑩一行深入公司電煤大棚,詳細了解公司運輸車輛環保管控措施,並現場查看了公司環保智能門禁系統的運行情況
2023-06-02 17:54:32 東方希望澠池鋁業

隆達鋁業(順平)有限公司榮獲2022年度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

近期,河北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第四批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隆達鋁業(順平)有限公司榮列其中。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圍繞“汽車輕量化材料、配套服務和做客戶工序供應商”的三個市場定位,致力中國中高端品牌汽車發動機、動力總成以及車身和底盤結構件輕量化鋁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近年來,公司逐年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對標國際先進技術標準,不斷優化升級工藝和產品結構,提高科研人員研發技
2023-06-02 08:42:07 隆達鋁業

三門峽戴卡公司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啓動儀式暨6月份安全環保辦公會

6月1日,公司在行政樓209會議室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啓動儀式暨6月份安全環保辦公會,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國偉主持會議。會議首先觀看了工貿行業安全警示教育視頻;接着傳達學習了公司
2023-06-01 18:07:58 三門峽戴卡

中鋁環保雲南德福取得5.2萬噸/年鋁工業危廢利用處置經營許可

近日,中鋁環保所屬雲南德福環保有限公司取得雲南省生態環境廳換發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其核準年處置規模由原來的27562噸擴大至52000噸,標志着該企業炭渣、大修渣技改項目取得完整的營運許可資質,可全面投入運營。雲南德福於2020年3月進入中鋁環保,是中鋁環保着力打造的鋁工業危廢處置利用技術研發與產業推廣應用平臺,是國內領先的鋁電解炭渣、大修渣處置利用企業。爲有效解決雲南德福原生產線規模小、環
2023-05-19 18:24:49 中鋁環保
更多與 河北省 環保 一刀切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