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泰國調查官方應業界申請啓動了針對進口鋁箔產品保障措施調查。在調查期內,泰國進口涉案產品數量超過11萬噸,涉案金額約3.5億美元。其中,泰國自中國進口涉案產品數量及金額分別達到8.4萬噸、2.5億美元,佔比均超過70%。可見,本案對中國影響最爲顯著。
截至目前,中國鋁箔產品已相繼遭到來自歐洲、美國、土耳其、墨西哥、印尼及南美等多個國家及地區發起並採取的超過15起反傾銷、反補貼、反規避、保障措施等類型的貿易救濟調查,實施時間最長的措施已超過12年。在這期間,受國際貿易壁壘制約及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長需求拉動等因素影響,中國鋁箔出口市場經歷了從以歐美爲主轉向東南亞國家爲主的戰略轉移。一方面,鋁箔出口數量總體保持增長,2010年以來年均增速超過10%;另一方面,鋁箔也成爲鋁材中國際競爭力最強的品種,出口佔產量比例超過30%。目前,泰國已成爲中國鋁箔出口的重要市場,2021年上半年中國對泰國出口鋁箔6.3萬噸,位居出口國別之首。
鑑於本案自身影響及其裁決結果或將對其他國家產生示範效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迅速行動,積極組織重點涉案企業開展行業無損害抗辯。在商務部貿易救濟局的指導和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行業協會、骨幹企業以及泰國客戶形成合力,通過爲期一年多的努力,成功維護泰國市場。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江蘇常鋁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廈順鋁箔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鋁箔有限公司、昆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煙臺錦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雲南浩鑫鋁箔有限公司、陽之光親水箔有限公司、晟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歐常(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參加了此案的應訴。中倫律師事務所及其泰國合作所受聘代理本案,承擔了應訴抗辯的具體法律工作。在本案應訴過程中,我方立足保障措施的調查核心,以申請人產業代表性、涉案產品進口快速增長與是否構成產業嚴重損害等爲切入點進行大量抗辯。在本案裁決披露文件中,我方觀點及論據被泰國調查機關大量引用,成爲被引述次數最多、篇幅最長的利益相關方,且一些重要主張得到了泰國調查機關的認可和支持。2021年9月3日,泰國政府發布正式裁決公報,決定終止保障措施調查,不採取保障措施。當前全球經貿摩擦形勢日趨嚴峻,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大國地緣政治博弈加劇,本案的勝訴不僅有效避免了中國鋁箔企業對泰國出口受阻、積累了應訴經驗,更重要的是扭轉了中國鋁產業一直以來出口應訴的被動局面,極大地鼓舞並振奮了行業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的信心和決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將繼續在商務部四體聯動工作機制下,堅持各項貿易摩擦應對工作不放鬆,全力幫助企業營造公平貿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