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1月17日消息: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期貨下跌,,因爲對美國加息的預期將美元推高至16個月高位,使得美元計價的銅對全球買家更昂貴。
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723,LME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1.6%,報每噸9,404美元。
繼2020年上漲26%之後,今年銅價又上漲了約21.5%,但自5月創下10,747.50美元的歷史新高以來,銅價呈現震蕩回落走勢,隨着經濟增長放緩而失去動力。
美元匯率在過去一周裏上漲了2個百分點以上,因爲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加上通脹高企,導致許多投資者預計美國最早將從2022年的年中開始加息。
盛寶銀行策略師奧勒·漢森表示,這導致銅價跌至200日移動均線,該技術指標目前位於9,408美元。如果期價跌破該支撐,可能回落至9,000美元。但是他認爲價格不太可能大幅下跌,因爲隨着世界轉向電氣化,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提振銅的需求上升。
周三,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集團的高管表示,未來30年,世界需要將銅供應量增加兩倍,鎳供應量增加四倍,以促進世界脫碳。
在LME注冊倉庫,銅庫存有所提高。現貨銅合約相對三個月期銅的溢價也降至14.9美元,遠低於10月初的1,100美元以上的溢價,當時銅庫存緊張導致交易商爲獲得近期供應支付更高溢價。
中國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銅產量同比下降0.3%,鋅產量下降9.2%,氧化鋁產量降至10個月低點。
周三,上海期鋁大幅下跌,因爲電力成本下跌。鋁屬於電力消費集中行業,生產鋁需要消耗大量電力。不過LME鋁價上漲1.7%,報每噸2,619美元,但仍較上月高點下跌近20%。
在中國,隨着中國煤礦提高產量,中國煤炭價格繼續暴跌。煤炭價格下跌應該會降低金屬冶煉廠的能源成本。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鋅下跌0.9%,報每噸3,194.50美元;鎳下跌0.2%,報每噸19,360美元;鉛下跌1.9%,報每噸2,263美元,而錫上漲1.1%,報每噸38,04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