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式啓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
根據上月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從10月起到明年3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約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約3%。從本月開始,各地將嚴格執行火電、鋼鐵、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水泥行業以及工業鍋爐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去年秋冬採暖季大氣治污方案的要求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
接近生態環境部的環保專家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5%到3%,並不意味着環保標準降低。“去年基數較低,且京津冀已經大幅降低污染指標,所以今年把目標(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進行了下調。”該人士表示。
據他介紹,去年大氣治理目標之一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從執行效果看,實際下降了25%。
該人士表示,今年大氣條件較差,按照目前環保要求,實現目標的難度並不比去年小。
金聯創化工分析師王貞賢亦對界面新聞記者稱,並未得到環保要求對化工行業有所放鬆的消息。
從限產方案看,和去年相比,今年重點提出鋼鐵行業的燒結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濃度分別不能高於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生產工序分別不高於10、50、200毫克/立方米。按照分業施策、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重點行業VOCs治理。
今年的大氣治理方案還要求,各城市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峯生產實施方案。各地可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峯生產時間。
上述人士稱,每個城市的污染物下降目標及問責指標,讓地方不敢放鬆執行力度,且各省進行空氣質量排名,空氣質量好的可得到財政轉移支付,這也鼓勵了大氣治理。
鋼鐵第一省河北省已明確提出,確保今年秋冬季空氣環境質量好於往年,並對火電、鋼鐵、石化等行業實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中國鋼鐵重鎮唐山古冶區已經提前實行鋼企限產50%。
據央廣網報道,河北省計劃今冬明春對部分生產工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產品中端的企業,錯峯20%-30%;對僅達到現行污染物排放標準、產品低端的企業,錯峯50%-60%;對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不符合現行行業產業政策,或未按期完成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全面停產治理,同時要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全國範圍內執行採暖季限產的區域較去年有所擴大,除京津冀周邊“2+26”城市外,限產範圍擴大到長三角、福建等地。
“十一”小長假後,長三角地區,臨汾、邯鄲、唐山、長沙、福建、安徽、陝西等地先後頒布了採暖季的相關限產政策。
根據《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要求,秋冬季期間,長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5%左右。
“隨着一系列環保限產政策落地,粗鋼日產量或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利於價格維持,緩解供給方壓力。”王國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