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發布2021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鋁集團所屬企業作爲第一完成單位的獲獎項目36項,其中一、二、三等獎各12項,一等獎數量創集團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此次獲獎項目中,不少科技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並在推廣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礦山技術領域,長沙院“大型地下鋁土礦牀綜合機械化連續開採技術及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首創了地下鋁土礦硬巖陣列式輔助預裂綜合機械化連續採礦技術,完全革新了鋁土礦地下開採工藝。長勘院“礦山地下採空區智能化精準探測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實現了在地下礦山採空區、溶洞、管涵、人防工事等工程的空間形態、大氣環境等幾何物理參數一體化獲取的創新應用。
在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領域,鄭州研究院“基於晶面定向生長調控高純度微晶氧化鋁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填補了精細氧化鋁相關基礎研究的空白,形成了高純度微晶系列精細氧化鋁產品及產業化技術,實現高純度微晶氧化鋁產品國產化率90%以上。沈陽院“節能長壽命鋁電解槽陰極制造技術及裝備”項目,首創了“高抗熱震炭塊結構→生鐵澆鑄→大截面鋼棒→鋼棒突出炭塊→炭塊端部絕緣”的節能長壽命陰極組關鍵制造技術。東南銅業“大型銅冶煉廠工藝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創建了懸浮冶金工藝模型和創新的懸浮熔煉和懸浮吹煉爐體新結構。易門銅業“復雜難處理銅精礦高效短流程冶煉清潔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自主研發了集熔煉與沉降貧化於一體的柵欄式富氧強化熔煉高效短流程銅冶煉技術與裝備等多項核心技術。馳宏鋅鍺“復雜低品位氧化礦及鋅浸出渣高效協同綜合回收技術”,實現了復雜低品位氧化礦及鋅浸出渣的高效、連續、低碳、無害化冶煉。長沙院“全系列智能鋅電積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和“二氧化碳協同生物法處理鉛鋅選礦廢水成套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開發並產業化應用了鋅電積陰極板頂部轉運小車自定位跟隨放板技術、二氧化碳協同生物法處理鉛鋅選礦廢水成套技術等核心技術。
在有色金屬加工技術領域,西南鋁主持開發的“航空用高性能7050鋁合金大規格鍛件工業化制造技術”和“高性能航空鋁合金超寬幅預拉伸板材工業化制造技術”,填補了航空用高性能7050鋁合金規格鍛件、超寬超厚鋁合金預拉伸板、特超寬中厚鋁合金預拉伸板等的國內生產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對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壟斷,全面實現了自主保障。
2021年,中鋁集團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爲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和強大動力,加速推出有關科技創新的系列變革舉措,發布《“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新發展階段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實施意見》,做實中鋁中央研究院,建設專業領域技術中心,組建中國有色金屬綠色低碳發展創新聯合體,召開第四屆科技創新大會,重獎科技創新傑出團隊,在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徵程上踐行了展現中鋁引領者風範的戰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