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泰鋁業(601677)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在市場拓展、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綠色發展、智能制造、項目建設等方面不斷推進管理變革,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6.13億元,同比增加50.69%;營業利潤21.73億元,同比增加66.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8.52億元,同比增加73.08%。報告期內,圍繞2021年生產經營目標,公司主要開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量價齊升,市佔率進一步提高公司緊盯行業發展前沿,把握市場機遇,靈活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合理安排生產,針對重點產品、優質客戶優先供貨。克服疫情反復、自然災害、能耗雙控等各種不利因素,完成鋁板帶箔銷量114.54萬噸,同比增長約17.54%,延續了產銷量持續增長勢頭,市場佔有率及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公司建立廣泛的銷售網絡渠道,積極開拓終端用戶,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將產品營銷到世界各地。隨着碳排放、限塑令等環保政策的深入實施,新能源、綠色消費、交通運輸等領域產品熱銷,下遊市場需求旺盛,報告期內多次上調產品加工費,提升公司利潤率水平。
(二)研發先行,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報告期內,公司圍繞專利申報、新品研發、技術攻關等方面,繼續加大對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約84.21%。全年累計申報專利139件,授權99件,開展技術攻關10項。公司積極開發用於國家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新產品,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增強發展後勁。公司現擁有68萬噸再生鋁及12萬噸鋁灰渣項目,新建70萬噸再生鋁及綠色新型鋁合金材料項目,成爲國內目前在變形鋁保級利用領域規模和工藝遙遙領先的企業。公司同時擁有國際先進的鋁灰渣高值利用技術,實現鋁資源循環利用,增加公司利潤增長點。通過一系列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有效增強了公司的技術儲備,確保公司在高性能再生鋁合金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公司採取多項措施,大力提升生產效率,充分釋放產線產能,全面推進銷售與設計融合,研發與市場協同並進,有效提升了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三)綠色轉型,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公司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致力於鋁資源循環利用的應用與研究,全面構建了具有“明泰特色”的新型鋁產業循環生態圈,率先實現鋁資源規模化循環利用,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階段性成效。優化產業結構。提前籌備和建設鋁的循環利用和鋁灰渣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成爲業界低碳節能的代表。再生鋁綜合利用項目圍繞“減量、提質、延鏈”的總體發展要求,充分利用廢鋁資源,採用高效破碎分選技術,經無害化脫漆、熔煉鑄造成高性能鋁合金坯料,實現鋁合金材料的保級利用。建立國內第一條鋁渣轉化爲鹽渣綠色生態資源化利用生產線,實現了生產環節產生的鋁渣、鋁屑等資源無害化、高值化、生態化循環利用,且全過程無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產生,打造高效率的鋁廢料閉環回收體系,綜合提升鋁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優化能源結構。公司生產線配套餘熱回收裝置、高效水循環系統和創新改造鋁加工重點用能系統,子公司明晟新材料、明泰科技、明泰交通新材料、義瑞新材等新建項目陸續在廠房屋頂架設光伏板,綜合利用太陽能,形成了煤電、太陽能多種能源並存的綠色供電格局,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四)智能制造,產能提升布局清晰隨着公司產品種類持續多元化,銷售網絡全球化,公司提出以3座“智能工廠”爲核心,以人力資源、生產制造、產品銷售、採購供應、物資消耗、經營成本6項數據系統爲支撐的“3+6工業大腦”實施方案。在生產制造方面,公司持續加大對主要產品生產線自動化、信息化改造,配套智能化倉儲系統和產供銷財一體化軟件系統的智能物流圈。新建項目明晟新材料新增產能30萬噸,歷經7個月的建設,建成光伏綠色工業標準化廠房,第一條生產線於2021年5月順利投產;韓國光陽年產12萬噸項目於2021年10月份順利投產;義瑞新材年產70萬噸綠色新型鋁合金材料項目定位於國家急需的戰略性新興鋁合金材料、廢舊資源高值保級利用兩個重點領域,開工以來各項工作進展迅速,一鍵啓動全進口鑄造機於2022年初順利投產。各項目迅速實施爲公司產能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行業情況分析鋁加工是指將原材料鋁錠通過熔鑄、軋制、擠壓和表面處理等工藝和流程,生產出鋁型材、管材、棒材等擠壓材,板、帶、箔等平軋材以及鑄造材等各類鋁材。2021年,我國鋁行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控電解鋁新增產能,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加快產業布局優化調整,行業運行態勢良好,效益明顯改善。鋁價持續高位運行。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鋁價持續高位運行,全年現貨均價18946元/噸,同比上漲33.5%。產量平穩增長。2021年,中國鋁加工材綜合產量爲4470萬噸,比上年增長6.2%,其中剔除鋁箔毛料後的鋁加工材產量爲3953萬噸,比上年增長5.8%,細分品種產量和鋁擠壓材表面處理方式構成詳見下表:2020年中國鋁加工材總產量及構成(萬噸)2021年中國鋁加工材總產量及構成(萬噸)注:鋁板帶材產量中含鋁箔毛料鋁資源作爲一種國家戰略物資,具有稀缺性的特點。再生鋁是由廢舊鋁和廢鋁合金材料或含鋁的廢料,經重新熔化提煉而得到的鋁合金或鋁金屬。生產再生鋁與生產同等的原鋁相比,1噸再生鋁可節省3~4噸標煤,節水14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20噸。面對鋁土礦資源的逐步匱乏,鋁應用的逐漸增大,環保政策的逐漸嚴苛,廢鋁回收利用價值已經不可小視。據相關機構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再生鋁產量約830萬噸。2011~2020年,再生鋁產量的復合增長率爲5.7%。
(二)行業政策及發展方向國家一直重視鋁工業,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多次就鋁工業的健康、協調發展出臺相應政策。鋁加工:近年來,先後頒布《中國制造2025》、《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河南十四五規劃綱要》等行業政策,從國家及河南省地方政策來看,中長期國家將重點支持有色金屬技術改造、研發,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研發。與此同時,隨着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人們對發展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逐步重視,非專業化、高能耗、低產出的作坊式生產方式將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批規模化、專業化並且具有一定競爭能力的現代化企業。再生鋁:預計“十四五”時期將是廢鋁產出量加速的過程,每年增幅將達到15%甚至更多,屆時中國將成爲廢鋁資源大國,爲我國再生鋁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再生鋁產業是朝陽產業,再生鋁處於供不應求的態勢。國內對於再生鋁的剛性需求依然很大,根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969號)發展目標,到2025年國內再生鋁產量將達到1150萬噸。三、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公司始建於1997年,爲國內首家民營鋁加工企業。多年來專注主業,穩健經營,努力開拓創新,現已發展成爲我國鋁壓延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主要開展鋁板帶箔、鋁型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業務,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5G通訊、汽車制造、軍工、醫藥包裝、食品包裝、印刷制版、電子家電、交通運輸、特高壓輸電、軌道車體等衆多領域,可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另外,公司擁有先進的鋁灰處理生產線和再生鋁工藝技術裝備,推動鋁資源循環高效利用,在實現降本增效的同時,推動高性能再生鋁合金開發及應用。多年來,公司堅持專業深化,提前布局再生資源產業鏈,憑借豐厚的技術經驗、先進的機器設備,領先的工藝技術,現擁有年處理廢鋁規模68萬餘噸及12萬噸鋁灰渣綜合利用產能,新建70萬噸再生鋁產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鋁板帶箔業務方面,公司生產的軟包電池鋁箔、電子箔、花紋板、商用車輕量化材料、食藥品包裝箔等多種鋁板帶箔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穩居行業前列,新能源、新材料用鋁、交通運輸用鋁、汽車輕量化用鋁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逐步提高。鋁型材業務方面,公司“年產兩萬噸交通用鋁型材項目”運行穩定,軌道車體型材實現自給自足,鋁合金軌道車體批量供應,並對外銷售特高壓輸電設備GIL用擠壓鋁管材。公司經營模式情況說明1、採購模式公司主要原材料爲鋁錠,採用“以銷定產、以產定購”方式,根據客戶訂單及生產經營計劃採用持續分批量的形式向供應商採購。採購價格以上海有色金屬網現貨鋁平均價格爲基準,結合付款方式、運費承擔方式等進行調整而確定。公司與部分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鋁錠供應商籤訂長期採購協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保證原材料供應便利、及時。2、生產模式公司採取“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公司主要客戶羣體較爲穩定,每年籤訂產品銷售框架協議,約定全年供需數量、規格、定價方式等,依據框架協議及客戶的採購慣例制定生產計劃並組織實施。針對通用半成品、常用產品,採用大批量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過程成本。針對不同客戶對產品不同合金狀態、規格的要求,採用多品種、規模化的生產方式,以滿足市場需要。3、銷售模式公司產品銷售既對生產企業進行銷售,也對鋁材經銷商進行銷售。對大型用戶以直銷方式進行銷售,有利於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戶渠道;通過經銷商向零散用戶進行銷售,有利於發揮經銷商在當地的銷售網絡優勢,提高公司資金運作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產品銷售採取“鋁錠價格+加工費”的定價原則。對於國內銷售產品,主要採用“上海有色金屬網現貨鋁價+加工費”確定。對於出口產品,主要採用“倫敦金屬交易所市場現貨鋁價+加工費”確定。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戰略清晰,穩步實現規模化擴張明泰鋁業專注主業,穩健發展,不斷積累的技術經驗,高標準的裝備水平,豐富的市場資源,使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公司產品種類多樣、客戶羣體廣泛,上市以來鋁板帶箔銷量年復合增長率超15%。公司對原材料實行統一採購,發揮集中採購優勢,提高議價能力,制定生產計劃,降低生產成本,快速感知市場需求,面對市場變化,迅速調整產品結構,緊盯行業市場發展前沿,不斷發展壯大,打造“專精特新”型企業。公司在建韓國光陽鋁業項目,新增產能12萬噸;在建明晟新材料項目,新增產能30萬噸;在建義瑞新材項目,新增70萬噸再生鋁及綠色新型鋁合金材料產能。公司勇於拓展國內、國際新興市場,進一步釋放新建項目產能,預計2025年產銷量突破200萬噸。
(二)產品結構改善,利潤率水平不斷提升鋁制品下遊行業需求旺盛,產品加工費上漲。公司堅持既定戰略目標,擴大產品市佔率的同時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新能源電池軟包鋁箔、電子箔、藥用鋁箔、花紋板、中厚板、塗層卷、油箱料、GIS殼體、瓶蓋料、容器箔等優勢產品不斷增多,繼續保持淨利潤的穩定、可持續增長,上市以來公司扣非淨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約45%。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轉型升級,已進軍行業發展前沿新能源、新材料用鋁、交通運輸用鋁、汽車輕量化用鋁等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目前公司產品已直接或間接供應於比亞迪(002594)、蔚來、宇通客車(600066)、中集車輛(301039)等一線車企;電子及新能源領域產品主要供應於富士膠片、博羅冠業等企業。另外,公司獲得“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三級保密資格證書”,爲公司進軍航空航天及軍工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鋁材作爲現代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的支柱性原材料,有望得到更大範圍的開發應用,交通運輸、電力設備、國防軍工、高端裝備、包裝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公司高附加值產品的快速增長。
(三)低碳環保,不斷革新成本管控公司提前規劃布局,致力於循環利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加大設備改造、技術創新的力度,降本增效效果顯著,有效降低公司生產成本。原材料方面:目前公司年處理廢鋁規模可達68萬餘噸,新建70萬噸再生鋁項目。公司採用國際先進技術,實現了生產環節產生的邊角料、鋁渣、鋁屑等資源的無害化、高值化、生態化循環利用。公司產品線豐富,加工工藝領先,再生鋁保級使用有天然的優勢。經過多年謀劃,公司在全國各地布局,目前已有多家穩定的供貨商渠道,可保障廢鋁來源充足。生產方面:前期通過收購鞏電熱力、燃氣改造工程項目有效降低了鋁加工過程中主要的電力和燃氣成本,後期通過廠房屋頂架設光伏板,綜合利用太陽能;餘熱回收系統,繼續提升能源利用率,同時創新工作思路,通過調整生產工藝,從原輔材料入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施合金添加劑替代,有效降低加工過程中原輔材料成本。管理方面:公司實施了集團管控系統,將人員、財務、生產、銷售一體化集成,提升業務流程運行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全面推廣一卡通,對人流、物流實行電子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
(四)先進的裝備設施,爲公司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再生資源方面,公司擁有國際先進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線,國內第一條鋁渣綠色生態資源化利用生產線。現擁有年處理廢鋁規模68萬餘噸,新建70萬噸再生鋁產能,成爲國內目前在變形鋁保級利用領域規模和工藝遙遙領先的企業。鋁板帶箔方面,公司擁有(1+4)熱連軋生產線、3300mm寬幅(1+1)熱連軋生產線、CVC六輥冷軋機及智能高架倉庫等智能化裝備。公司(1+4)熱連軋生產線爲國內首條自行設計的生產線,經過多年運行已積累了豐富的控制鋁板帶箔生產速度、溫度、厚度、板型等各種工藝參數的經驗和技術,擁有獨特的(1+4)熱連軋生產線運營控制的管理經驗。公司(1+1)熱連軋生產線產品寬度可達3000mm,可用於生產集裝箱板、車廂廂體板、C80運煤敞車用中厚板、船用中厚板等高端產品。公司“年產12.5萬噸車用鋁合金板項目”主要設備CVC六輥冷軋機由德國西馬克公司生產安裝,所生產產品具有寬幅、板型厚度公差小、板面光亮細膩等優點,可用於汽車制造、航空等領域。其配套設備智能高架倉庫也已投入使用,具有佔地面積小、容量大、電腦終端操作、智能化出入庫、效率高等優勢,德國西馬克卷材立體化智能管理裝置用於存放半成品,立體化智能高架庫用於存放產成品。鋁型材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明泰交通新材料從德國fooke公司進口的“大部件加工中心”,從奧地利IGM公司進口的2臺“車體總裝生產線-大部件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和1臺“車體總裝生產線-總組成多功能工業機器人”,生產的鋁合金軌道車體批量供應鄭州中車。擠壓設備包含從德國西馬克採購60MN雙動正向擠壓機、82MN單動正向擠壓機、125MN單動正向擠壓機,設備配置了PICOS系統(工藝信息和控制系統)、CADEX系統(等溫擠壓控制系統)和Ecodrive系統(能效優化的驅動系統),PICOS系統對整條生產線實施實時監控、故障報警和診斷分析、生產數據實時採集,實現了整條生產線的柔性化生產、自動化生產、連續性生產。所生產型材斷面尺寸和形位精度高、焊合性能好、機械性能好。公司採用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品率,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爲迅速擴大生產規模和優化產品結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完善的研發體系,爲公司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公司鋁板帶箔的研發和生產技術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公司被認定爲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南省鋁板帶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制造工廠。獨立的研發中心及持續研發能力,使公司牢牢抓住行業發展的最新熱點和動向,並促進公司鋁板帶箔技術研發成果的迅速產業化。公司及子公司先後獲得“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三級保密資格證書”、航空航天AS9001D認證,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英國船級社、法國船級社和美國船級社認證。公司致力於前瞻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近年來研發支出累計達24.69億元,加快公司轉型升級。報告期內,公司被認定爲“2021年河南省制造業頭雁企業”、“2021年河南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子公司明泰交通新材料被評爲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明泰科技被鄭州工信局認定爲“鄭州市企業技術中心”,獲得2021年度上半年重點項目建設“駿馬獎”。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合並報表實現營業收入2,461,261.65萬元,同比上升50.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5,200.75萬元,同比上升73.08%,經營性現金淨流量206,672.53萬元,同比上升136.12%;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9.07%,同比上升5.08個百分點。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我國鋁材的消費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着重優化結構調整,提質增效,預計到2025年,我國鋁板帶材的消費量將達到1400萬噸以上。鋁加工產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鋁工業除滿足傳統的房地產、汽車等行業需求外,在基建、航空航天、軍事、新型機械制造、現代家電、新能源等領域也將會有新的增長需求。另外,在高壓電子電容鋁箔、特種鋁合金材料方面也有望有新的市場突破。再生鋁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2年,我國再生鋁產業將在產品結構方面進一步升級,即由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向高端產品和終端產品轉化。鋁行業面臨能源危機和能源結構的優化與調整,以滿足“雙碳”要求和“雙控”要求。能源結構的優化和調整主要體現在:一是將加快光伏能源、儲能技術等新能源和新技術在鋁行業中的應用;二是二氧化碳的消納利用將得到高度重視和工業實踐等。總體來看,2022年鋁行業供需格局基本面持續向好。
(二)公司發展戰略公司自成立以來堅持穩健發展的指導思想,聚焦主業和優勢領域,以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爲主線,內生發展、審慎外延,做精做強鋁加工,向低碳綠色和高端化發展,打造“制造智能化、產品高端化、經營國際化、業務集成化、管理現代化”業務模式,快速發展成爲國內綜合鋁加工服務商。低成本戰略:強化行業對標,完善內部管理,實現成本精細化管控,自主研發,深入開發循環經濟路線,依託循環經濟降低成本。規模化擴張:在現有市場業務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契合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逐步實現高效節能、綠色環保、信息化及智能制造,實現有序、高質量的規模擴張,以達到規模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公司未雨綢繆,率先發展再生鋁資源綜合利用,在“雙碳”減排的大背景下,是公司主動應對鋁加工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
(三)經營計劃公司正處於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綠色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管理層研判當前經濟形勢,以安全生產爲前提、以效益爲中心,努力抓好生產經營、項目建設工作,作出如下五方面的周密部署。1、大力開拓市場以敏銳的目光洞察市場需求,在鞏固好現有優勢產品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國內外市場,重點開拓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佔有率。2、加快項目建設近幾年,公司開建多個轉型升級項目,讓高質量發展有了強力支撐。新的一年公司仍將繼續強力、全方位、多項目並行、多措並舉保障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項目盡快投產達效。3、加強成本管控開源節流,利用公司採購體量大的優勢,與供應商談判價格,降低採購成本,全面提升節能降耗水平,重點做好再生鋁循環利用,餘熱利用改造,光伏發電等節能降耗項目,強化成本管控措施。4、推進技術創新開發高新技術產品和提升產品附加值作爲技術創新工作的重點,以佔領鋁加工技術創新制高點爲目標,充分利用公司內外各種資源,構建高新技術創新平臺,形成能長期支撐公司持續發展、快速反應的研發體系,快速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5、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化轉型進度,充分發揮智能制造優勢,提高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實現數字賦能帶來的商業價值。(四)可能面對的風險1、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公司所需主要原材料爲鋁錠,生產成本中鋁錠佔比較大。目前國內鋁加工企業普遍採用“鋁錠價格+加工費”的定價模式,加工費根據產品要求、市場供求等因素由企業和客戶協商確定。由於產品加工需要一定周期,鋁錠採購日至產成品發貨日的鋁錠跌價波動會對公司經營和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爲應對鋁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公司積極研究分析鋁價的走勢,採取“以銷定產”的訂單式銷售模式、動態調整庫存、適時適量的進行套期保值等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鋁價波動對公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2、市場競爭風險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鋁工業國,包括氧化鋁、電解鋁和鋁材加工行業在內的鋁工業整體規模多年來穩居世界首位。我國鋁加工企業衆多,市場集中度低,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單體公司和單體項目的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集中度提高。未來鋁加工產品向高性能、高精度、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公司目前是國內規模領先的鋁加工企業,公司如不能持續增強競爭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將面臨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