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雲匯 鋁業資訊 正文
廣告

四十年“鋁”氏春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2018年12月25日 08:50:00 中國有色網

  改革開放四十年,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風生水起、波瀾壯闊。而在這史詩般的演進中,鋁業的發展更是氣勢磅礴、充滿神奇色彩:氧化鋁產量增長88倍,電解鋁增長122倍,鋁加工材增長552倍;2017年,中國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材產量分別佔到全球總產量的56.1%、57.2%和66.3%。鋁業發展的情節跌宕起伏、異彩紛呈:有過收獲豐厚利潤的欣喜,也有過承受全行業虧損的痛苦;有過西進的亢奮,也有過東返的無奈;經歷過打雞血般的擴產運動,也經歷過產能關閉的政策調控……儼然一部攝人心魄的《“鋁”氏春秋》。

  貴州鋁“吃蟹” 電解槽換型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中國鋁行業。這一年,國務院下文,批準貴州鋁廠從日本輕金屬公司成套引進8萬噸160千安預焙電解槽技術及裝備。此前,我國電解鋁採用的是自焙式電解槽。自焙式電解槽不僅能耗高、勞動強度大,而且技術經濟指標差、環境污染大,車間煙氣彌漫,十幾米外難以分辨。1978年年底,日本電解槽運進貴州鋁廠,並於1981年年底部分建成投產。當時貴州鋁廠的電解工誰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就這樣成了中國鋁工業引進成套技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國電解鋁以此爲起點,從引進、消化到再創新,一步步拾級而上,登上了世界電解鋁技術的巔峯,開啓了世界電解鋁的中國時代。

  1989年至1994年,280千安電解槽技術在鄭州研究院研發成功,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爲我國電解鋁工業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奠定了基礎。

  1999年6月,由平果鋁和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聯合開發的320千安電解槽建成投產,一舉超過當時世界最先進的300千安電解槽技術,中國電解鋁技術從羨慕巴望到奮力追趕,終於實現了超車領先。2005年1月,印度巴拉特鋁廠從中國引進的320千安大型電解槽25萬噸電解項目正式投產,以此爲標志,我國實現了由電解鋁技術引進到輸出的歷史性跨越。

  突破300千安大關之後,我國又連破400千安、500千安、600千安三道大關,把電解鋁技術不斷推向世界頂峯。

  輝煌的背後是艱苦的奮鬥,成功裏也交織着辛酸。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派出一批鋁廠廠長去某發達國家一個著名鋁業公司培訓學習電解鋁技術,時任青銅峽鋁廠廠長康義、平果鋁業公司經理楊世傑也是其中的學員。當學習培訓即將結束時,中國學員提出參觀該公司最先進的280千安大型預焙電解槽,在極不情願又不好拒絕的情況下,該公司將中國學員集中到一臺大型天車上,在離電解槽百米遠的上空觀看。“你不是提出要看嗎,讓你看,其實什麼也看不到。”後來成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的康義回憶說。

  那批鋁廠廠長回國後立志打破封鎖、奮起直追。楊世傑成了320千安電解槽技術研發的發起人。

  鄭研院破關 低品礦建功

  2008年,剛畢業的郭鑫來到鄭州研究院報到,領導分派給他的工作任務是研究鋁土礦資源的綜合利用,主要項目是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

  “從國家層面考慮,要保證我國鋁工業的健康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鋁土礦資源的綜合利用,特別是低品位鋁土礦的應用。”郭鑫一直有這樣的抱負和理想。他知道,鋁土礦全球富足,但中國卻很缺;不僅缺,而且品位還低。世界鋁協把鋁硅比等於7的鋁土礦界定爲臨界礦,鋁硅比低於7被認爲是沒有工業開採價值的“廢礦”。第一天上班一查資料,得知我國很多氧化鋁廠所用的鋁土礦鋁硅比不僅低於7,甚至低於6。這着實讓郭鑫大吃一驚。原來,中國的氧化鋁是用廢礦提煉的。而且他馬上要着手研究的,是鋁硅比低於5的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這一課題。

  爲了更好地將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郭鑫花了很多時間學習鑽研,在強化學習選礦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中,他漸漸地成爲了資源綜合利用研發團隊的行家裏手,這一幹就是十年。

  不止鄭州研究院在研究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在內的一批研究院所以及相關企業都在研究同樣的課題。在衆多像郭鑫一樣的科研人員不懈努力下,中國低品位鋁土礦利用研究碩果累累,所成功利用的低品位鋁土礦鋁硅比又接連下破5、4、3三道大關,用到了二點幾,這簡直令國際鋁協的專家們難以置信。

  中國之所以能夠用不足3%的鋁土礦儲量支撐着佔全世界總產量56%的氧化鋁生產,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技術居功至偉!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把礦產資源利用到了極致,極大地延長了鋁礦山的服務年限,站在全球的、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低品位鋁土礦的利用,是對可持續發展的偉大注解,也是對地球、對人類的傑出貢獻!

  平果鋁破題 氧化鋁達產

  新中國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的建設是同時起步的。1954年,中國第一家氧化鋁廠501廠、第一家電解鋁廠301廠,分別在山東淄博和遼寧撫順建成投產。由於電解鋁投產、達產、達標順利,撫順鋁廠從1955年開始,連續擴建了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其他電解鋁廠也在全國遍地開花,發展態勢如雨後春筍。

  但氧化鋁前行的步子卻要比電解鋁蹣跚得多。山東鋁廠投產之後,很長時間處於氧化鋁生產工藝技術的創新、改造、磨合、優化之中,拓展緩慢,山東鋁廠曾獨立承擔起全國電解鋁企業的氧化鋁供應長達12年之久,直到1965年後,才陸續在河南、貴州、山西等省份建起新的氧化鋁廠。業內人士認爲,是兩大難點困住了氧化鋁,使它不能與電解鋁比翼雙飛。

  第一難在生產過程難以駕馭。電解鋁生產的核心設備是電解槽。在電解槽中,氧化鋁溶質與冰晶石溶劑的電離包含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但化學反應產生的混合氣體通過粉塵煙氣淨化系統被去除,而鋁離子從陰極析出集結爲液態金屬鋁才是鋁電解的“主戰場”。因此,電解鋁其實應該算是個物理工廠。而氧化鋁的生產過程比電解鋁復雜得多,涉及到苛化、蒸發、溶出、脫硅、分解等流程,多種成分的化學液體在容器、管道等“壇壇罐罐”中流轉、反應,因此,氧化鋁廠實質上是化學工廠。與物理工廠相比,化學工廠生產的難度顯然要大得多。

  第二難在礦石獨特工藝復雜。鋁元素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全世界鋁土礦非常富足,但中國相對較缺,而且礦石類型獨特屬於一水硬鋁石,稟賦差,品位低。與國外的三水軟鋁石相比,一水硬鋁石溶出溫度高、能耗高、成本高,而且難以用成熟的拜耳法技術來制取氧化鋁。中國技術人員被迫開發出燒結法、混聯法等“獨門技藝”來生產氧化鋁。這些創新技術雖然成功地從一水硬鋁石中生產出了氧化鋁,但成本昂貴,而且技術參數異動性強,達產難,達標更難。包括山東鋁在內,5家氧化鋁企業都在艱難、頑強地負重前行。

  針對這一現狀,1984年春,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提出了“優先發展鋁”的方針。自此,在64種有色金屬品種中,鋁的發展得到了重點扶持,氧化鋁則成爲重中之重。1986年9月13日,國務院領導請鄧小平同志聽取有關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定盤子匯報會,當得知平果鋁項目啓動資金尚無着落時,小平同志斬釘截鐵地說:“廣西平果鋁要搞!”一年之後,廣西平果鋁業公司成立,中國第六家氧化鋁廠一期工程在廣西桂西紅土地上破土動工。雖然因各種原因很快停建了,但1991年恢復建設後,平果鋁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國西南迅速升起。以經理楊世傑、書記李成業爲首的平果鋁領導班子率領5000多名員工發揚“真抓、實幹、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奮力拼搏,投產兩年就實現了氧化鋁項目的達產達標,全行業爲之一震!

  中國的氧化鋁完全能夠達產達標!平果鋁的示範與激勵效應迅速擴展,很快,之前的五家氧化鋁廠也全部實現了達產達標,甚至優於設計指標。

  西南鋁領飛 鋁加工升級

  如果說氧化鋁拼的是資源、電解鋁拼的是電費,那麼,鋁加工拼的就是技術。新中國的鋁加工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建起來的,簡易的裝備、落後的技術代表着那個時代中國鋁加工行業的整體形象,高端鋁加工材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而國外鋁加工材先進技術擁有者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對涉及航空、航天及軍事領域的高端鋁材實行禁售,有錢也不賣給你。

  改革開放催生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而西南鋁率先醒來成爲鋁加工業一只早起先飛的“鳥兒”。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西南鋁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實施了2800毫米“1+1”熱軋線的升級改造,建配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35噸扁錠熔鑄生產線、1850毫米特薄板冷軋機、1700毫米鋁箔軋機、彩色塗層生產線,引領了中國鋁加工技術裝備發展的潮流。進入21世紀後,西南鋁繼續發力,又陸續建成了“1+4”2100毫米鋁合金熱連軋生產線、2000毫米鋁合金冷連軋生產線、4300毫米厚板軋機和22萬噸新熔鑄、1萬噸自由鍛油壓機等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在國家重點領域關鍵材料的保供能力。特別是中國首條“1+4”熱連軋生產線在西南鋁建成投產,擁有了我國急需的高精板帶生產所需的關鍵設備,改變了我國鋁板熱軋裝備落後的現狀,把我國鋁加工材生產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大大縮小了我國鋁加工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成爲中國鋁板帶軋制史上一塊重要的裏程碑。此後,明泰鋁業、南山集團等企業的“1+4”熱連軋生產線相繼建成,中國鋁加工在鋁軋制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持續不斷的技改創新、“1+4”熱連軋和冷軋項目的率先建成投產,使西南鋁站到了中國鋁加工行業發展的最前沿。西南鋁不僅在民生領域實現了制罐料、CTP版基、預拉伸板、大型模鍛件等高精尖鋁加工產品的專業化生產,而且在航空、航天、高鐵、深潛、國防等國家重大工程高端鋁合金材料研制上打破國外壟斷,提供了衆多的高精尖產品。在國產大飛機C919上,西南鋁提供了30個規格高強度、高韌度、耐疲勞、耐腐蝕的鍛件。在載人航天工程上,西南鋁繼研制出“亞洲第一環”——直徑3.5米的火箭鍛環之後,又接連制造出直徑9米級、10米級的“世界第一環”,助力我國運載火箭升空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西南鋁還爲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提供了堪稱“視網膜”的全部鋁合金曲面反射鋁合金材料,助力“中國天眼”在遙遠的宇宙深空不斷收到神祕信號、不斷發現新的天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點贊的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六項國之重器,項項都裝配着西南鋁、東輕、西北鋁特制的鋁合金材料。

  一雁高飛衆雁追。忠旺、明泰、南山、南南、瑞閩、亞鋁、興發、鳳鋁、堅美、振升、閩鋁等一衆明星企業迅速崛起,它們星光閃耀交相輝映,把中國鋁加工的星空映照得格外璀璨。

  魏橋跨界來 煤電鋁顯威

  在文藝復興時代,雕塑家、科學家、詩人、哲學家、金融家、畫家、建築學家齊聚一堂,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科學、不同文化的人形成交集的時候,他們跨越學科和文化之間的界限,相互交流、彼此學習,產生了大量不同凡響的新想法、新理念、新成果——這就是著名的“美第奇效應”。在中國鋁工業,也有一個“美第奇效應”——紡織起家的魏橋集團先是一腳跨進發電行業,然後又破空而入跨進鋁行業,迅速形成前所未有的煤電鋁一體化風景,而且風景這邊獨好!

  魏橋煉鋁,當初卻是出於無奈。一方面,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力緊缺,動不動就出現拉閘限電現象,對紡織企業的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魏橋紡織需要燒鍋爐爲紡織生產提供蒸汽,而蒸汽用不完就白白浪費掉了。時任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認爲,必須建個自備發電廠搞熱電聯營,用富餘的熱能來發電,才能避免浪費而又能夠爲紡織生產提供電力保障。說幹就幹,張士平把這個想法很快付諸實施。1999年9月28日,魏橋第一熱電廠建成投產,但第三天上午,魏橋方面就接到淄博電網通知,要求其必須從大電網中解列。考慮到孤網運行的風險,魏橋一時不敢答應解列。但縣長找上門來了,對張士平說,淄博電網警告了,如果魏橋的自備電廠不解列,將對整個鄒平縣的用電安全構成威脅。於是,魏橋紡織硬着頭皮從大電網解列,自己進行孤網運行。雖屬冒險之舉,但魏橋卻收獲了“一箭雙雕”的紅利,一來用蒸汽發電避免了蒸汽浪費,二來自我發電增強了供電保障。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自備電供應紡織生產仍有富餘,電又不像紗線那樣可以放在倉庫裏保存,發電再多不用也是白白浪費。有人告訴張士平:電解鋁用電量大且用電連續、平穩,對供電方而言是最優最好的用戶。行!就幹電解鋁。魏橋的腳,就這樣又踏進了鋁行業。

  “從紡織到電廠,到印染,再到擴建電廠,最後到電解鋁項目,我們就像和面一樣,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後發展到現在的局面。”張士平說。

  誰知,魏橋的這一跨界,竟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煤電鋁一體化運營模式,這是中鋁集團很早就夢想去做而又無法做成的商業模式。18年前,中鋁集團成立之初,第一任黨組書記、總經理郭聲琨就認爲,煤電鋁一體化是最具市場競爭力的運營模式,並指定規劃發展部起草建設中鋁自備電廠的請示公文。可等到他調到廣西當了書記後又回到北京當了公安部部長,國家審批部門也從計委更名爲發展改革委,這份公文還是沒有批下來。而魏橋的煤電鋁網一體化運營的巨大優勢,有力地證明了郭聲琨當初預見的準確性:當全國電解鋁以超過0.4元/千瓦時的電價從大電網上購電時,魏橋自發自供電成本還不到0.2元/千瓦時,反映到電解鋁生產成本裏,相當於魏橋集團生產一噸鋁的成本要比別人低2800元。

  利用獨有的電價優勢,魏橋集團在電解鋁的擴張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坐上了世界鋁業第一把交椅,鼎盛時電解鋁的產量相當於世界鋁業三強中鋁、俄鋁、美鋁的總和。盡管魏橋集團是個話題型企業,說它是“發電供電的小崗村”也好、說它是“公平競爭的粉碎機”也罷,由它創立的煤電鋁網一體化模式的巨大優勢卻是不爭的事實。魏橋集團跨界競爭的“美第奇效應”成爲改革開放40年來一道最爲奇特的風景:能源企業(煤礦和發電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舉進軍鋁業,而鋁企業爲了保命也拼命建電廠煤礦。煤電鋁三大行業絞在一起的結果是彼此長得越來越像,而全國電解鋁生產線自備電廠配備率也在三大行業扭打中從零猛增到77%。

  調整加調控 震蕩中奮進

  改革開放40年,也是鋁行業深刻變化的40年。有發展的順風順水和日新月異,也有三起兩落的命運多舛和波折震蕩,但無論怎樣變化,中國鋁工業在曲線圖上始終保持着昂揚向上的態勢、畫出的是一條漂亮的增長線。

  改革開放初期,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提出要着手研究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戰略,並籌劃有色金屬工業與鋼鐵工業分開另立門戶,鋁行業三起兩落的現實劇自此開始上演。

  一起。198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總公司成立後,提出“優先發展鋁”的方針得到中央批準,中國鋁工業從此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一落。1998年4月,國務院對機構進行改革,撤消了9個部委,運行了15年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解散,所屬企業下放地方管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這件事的結語是:昔日龐大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最終消失在國家改革的大潮之中。聽得出,播音員的聲音有些低沉,充滿滄桑。

  二起。1998年4月,國家組建有色金屬工業局,成爲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行使有色金屬行業管理的職能。同時,籌建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中國稀有稀土集團公司三大集團公司,史稱三大集團。

  二落。2000年7月,運行了僅僅11個月的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中國稀有稀土集團公司解散,三大集團所屬企業下放地方管理。2001年2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局撤銷,這個國家局也只運行了兩年10個月。

  三起。2001年1月23日,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鋁業公司,並於2月23日掛牌運行。4月10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由國務院批準成立並在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開始行使行會的職責。至此,中國鋁行業與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風雨相伴走到現在。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鋁工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1年,中國電解鋁產量達到358萬噸,超過美國的264萬噸,首次成爲世界最大的原鋁生產國。然而,由於電解鋁投資過熱,產能出現了過剩,國家開始踩下了電解鋁發展的剎車。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國家宏觀調控不僅沒有獲得電解鋁投資降溫的效果,反而出現了產能爆發性增長的怪象,於是國家對電解鋁的宏觀調控持續進行,一共進行了五輪,直到2017年第五輪宏觀調控656號文件即《關於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實施,電解鋁產能快速擴張的“脫繮野馬”才被真正勒住,全年實現了對電解鋁已建成違法違規產能立即關停587萬噸、違法違規在建產能立即停建619萬噸,共涉及關停產能1206萬噸,2017年也成爲中國鋁工業發展史上第一次出現電解鋁產能負增長的年份。

  四十載“鋁”氏春秋,九萬裏風鵬正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中國鋁工業要乘着加大改革開放的東風,借“中國夢”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所激活的千裏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以五大新發展理念爲指導,高質量發展鋁工業,努力實現由鋁工業大國向鋁工業強國的偉大轉變。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的原創內容。來源未注明或非鋁雲匯的文章,刊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決策建議。
鋁行業 相關的信息

明泰鋁業:公司現有鋁板帶箔產能140萬噸,未來可達200萬噸,均處於全球鋁板帶加工行業第一梯隊

有投資者向明泰鋁業(601677)提問, 雷總你好,公司鴻晟項目投產以後,公司是否會達到全球前十的水平?公司建設新項目,是否意味着公司近兩年不會提高分紅比例?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現有鋁板帶箔產能140萬噸,未來可達200萬噸,其中再生鋁保級應用規模100萬噸,均處於全球鋁板帶加工行業第一梯隊。公司利潤分配需綜合考慮實際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資金需求等,具體分配方案請關注公司發布的相關公告。謝謝!點
2024-12-06 16:59:44

東方電熱:公司光通信業務的主要產品爲光纜專用鋼(鋁)塑復合材料,其生產規模在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位於行業前列

有投資者向東方電熱(300217)提問, 您好,董祕,請問貴司在光通信及動力鋰電池精密鋼殼材料、電加熱器、新能源裝備等方面有什麼行業優勢?公司回答表示,您好,謝謝您對公司的關注!1、公司光通信業務的主要產品爲光纜專用鋼(鋁)塑復合材料,其生產規模在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位於行業前列;此外,目前爲止,國內光通信行業知名企業大多是公司客戶。2、公司是國內極少數擁有完整工藝流程、並採用先進的預鍍鎳技術和領
2024-11-28 17:05:47

安徽鴻勁攜手啓新汽車:鋁液直供 助推行業綠色低碳前行

近日,啓新汽車零部件(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啓新)成功完成了首批低碳鋁合金液的使用,標志着安徽鴻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鴻勁)與安徽啓新開啓了緊密合作之旅,創新性地引入了鋁液直供模式。安徽鴻勁在當今追求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突破的工業浪潮中,專注於鋁合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深厚的技術底蘊。公司自成立以來,便將核心戰略聚焦於再生鋁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
2024-11-25 10:57:00 安徽 鴻勁 攜手 汽車

安徽鴻勁攜手啓新汽車:鋁液直供,助推行業綠色低碳前行

近日,啓新汽車零部件(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啓新)成功完成了首批低碳鋁合金液的使用,標志着安徽鴻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鴻勁)與安徽啓新開啓了緊密合作之旅,創新性地引入了鋁液直供模式。安徽鴻勁在當今追求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突破的工業浪潮中,專注於鋁合金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與深厚的技術底蘊。公司自成立以來,便將核心戰略聚焦於再生鋁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
2024-11-22 11:48:00 安徽 鴻勁 攜手 汽車

中州鋁業多項科技成果獲得行業專家高度評價

近日,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5項科技成果項目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專家組對項目關鍵技術、社會經濟效益與推廣應用前景等項目進行綜合評審後,給出高度評價。其中,1項技術成果被認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成果被評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項成果被評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大型回轉窯承託傳動系統優化及循環再造技術研究》項目開發回轉窯精密測量調整技術及承託系統再造利用技術,解決了回轉窯多點支撐、撓動性大、中心易偏移、
2024-11-18 10:40:00 中州 鋁業 多項 科技

中國鋁業三季度經營業績持續向好 極致經營引領行業發展動能強勁

10月29日,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鋁業)發布2024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鋁業強化極致經營,主要財務指標超額完成進度目標,經營持續向好,實現利潤總額175.41億元,同比增長58.61%;淨利潤150.27億元,同比增長63.32%;歸母淨利潤90.17億元,同比增長68.46%。資產負債率48.68%,較年初降低4.6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中國鋁業聚焦
2024-10-31 09:34:00 中國 鋁業 季度 經營

“中國鋁業杯”第十七屆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舉行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1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國鋁業杯”第十七屆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廣西平果市開幕。本屆競賽共設置鋁電解工、氧化鋁制取工、電工、工程測量員4個職業(工種)的比賽,共有53支代表隊342名選手入圍決賽,競賽得到了
2024-10-22 10:06:00 中國 鋁業杯 十七 全國

電解鋁行業將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9月9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意見的函,明確建材(水泥)、鋼鐵、有色金屬(電解鋁)行業基礎條件成熟,可從2024年度起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屆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排放量佔全國總量的比例將達到約60%。《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工作目標、實施重點排放單位名錄管理、開展核算報告核查、實施配
2024-09-12 14:21:00 電解 行業 納入 全國
更多與 鋁行業 相關的信息
微信免費鋁價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