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按照中鋁公司和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部署,熔鑄廠老熔鑄生產線2號鑄造機在完成最後一個鑄次後,順利實現5套熔鑄機組全線關停。
老熔鑄從1970年投產,至今走過了47年的歲月,經歷和見證了我國鋁合金材料的發展歷程,老熔鑄爲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了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運行,老熔鑄產能逐漸落後,爲適應新形勢下新發展理念的需求,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中鋁公司跨越式發展鋁加工戰略部署,最終決定在12月11日將老熔鑄機組全線關停。
近年來,西南鋁在中鋁公司跨越式發展鋁加工的戰略指引下,加快產能結構調整,促進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實施,新建改擴建了一批先進的生產線,爲實現老熔鑄產能轉移提供了有利條件。熔鑄廠副廠長孫自鵬在談到全線關停老熔鑄機組的現實意義時表示,老熔鑄生產線已投產了47年,和現在的先進熔鑄技術相比,已無法對其進行徹底的技術升級改造,存在技術落後、質量保障能力差、故障率高、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已屬於落後產能。
熔鑄工序作爲鋁加工最大的能耗工序,是國家實施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逐步淘汰和改造能耗超標的裝備,提高設備性能及配置已成爲鋁加工業發展的必然。
回看建設投產初期,該老熔鑄生產線於1969年10月27日2號天然氣爐正式點火烘爐,1970年1月22日開始投料,25日10點生產出第一塊LY12合金300×1500mm大方鑄錠,至關停之日起,使用了近50年。隨着老熔鑄產能轉移,昔日的繁忙景象也將深深印在熔鑄人的記憶中,成爲歷史。曾經的老一輩熔鑄人,帶着青春與夢想,帶着激情與力量,在焰火熊熊的熔爐旁,在鑄造機轟鳴聲中揮汗如雨、晝夜奮戰。這條於上世紀中期建設的熔鑄生產線如今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光榮地完成了歷史使命,它曾爲滿足國家急需,在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國家重點工程、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中提供了大批優質的鋁及鋁合金鑄錠,書寫了無數國產鋁合金關鍵材料的傳奇。對於老熔鑄的光榮退役,在這裏工作的幹部職工還真有些不舍。
“我是1990年從技校畢業被分配到熔鑄廠的,在這裏工作了整整27年,老熔鑄見證了我的成長,留下了我的激情和汗水。老熔鑄雖然關停了,但我們會在新的熔鑄機組工作,繼續爲公司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擼起袖子加油幹’。我相信,熔鑄廠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西南鋁的未來也將更美好。”熔鑄廠職工陳鋼表示。(山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