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0月3日消息:周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下跌,因爲全球制造業數據疲軟,而交易所注冊倉庫的銅庫存增長,進一步強化了需求減弱的預期。當天成交量低迷,因爲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放假一周。
截至格林尼治1601,倫敦基準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7%,報每噸7,533美元。上周曾跌至7,220美元,創下7月21日以來的最低點。
上周期銅上漲1.6%,但是9月份期銅仍然下跌3.7%,這也是連續六個月下跌。今年迄今期銅下跌22.5%。
銅主要用於電力和建築行業,被廣泛視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晴雨表。自從3月初創下10,845美元的歷史高點後,迄今倫銅下跌約30.5%,因爲擔心美國等主要經濟體激進加息引發經濟衰退,令金屬需求受到影響。
周一公布的標普全球9月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從8月的49.6降至27個月低點48.4,進一步低於榮枯分界線50的關口。
上個月歐元區制造業活動進一步下降,因爲日益嚴重的生活成本危機使消費者握緊錢包惕,而飆升的能源成本限制了工業生產。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調查顯示,9月份美國制造業活動創下2020年5月以來最慢增速,因爲新訂單萎縮,衡量工廠出廠價格的通脹率連續6個月下降,暗示美聯儲用來遏制通脹壓力的一連串激進加息可能已經削弱商品需求。
在中國,9月份工廠活動收縮速度加快,因爲生產和商品需求受到疫情擾亂。
美國銀行分析師邁克爾?韋德默表示,很明顯今年剩下時間的需求將減少,價格有可能下跌。不確定的是經濟放緩程度有多大,對工業金屬需求的全面影響有多大。
周一美元匯率走低,有助於限制金屬跌幅,因爲這意味着美元定價的商品對其他貨幣的持有者來說更便宜,可能提振需求。
ED&FMan資本市場的分析師愛德華?梅爾表示,歐洲冬季將是另一個關鍵的拐點。但是考慮到歐洲已經做了大量能源規劃和準備(及保護)措施,除非冬季氣溫極爲寒冷,否則歐洲的情況不會像預期的那樣糟糕。
LME注冊倉庫中的銅庫存達到135,750噸,自9月份以來增加30%以上。其中注銷倉單(用於交割)的比例降至6%,低於8月26日的50%。
LME現貨銅相對三個月期銅的溢價達到120美元/噸,而8月份爲折價,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在平掉空頭部位。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期鋁上漲2.9%,報每噸2,225美元;鋅下跌2.1%,報每噸2,905美元;鉛下跌2.5%,報每噸1,861美元;錫下跌3.6%,報每噸19,900美元,鎳上漲0.7%,報每噸21,2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