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1月30日消息: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上漲,因爲美元走軟,交易員們期望美國通脹見頂,美聯儲放慢加息步伐。
截至格林尼治1700,LME的基準3個月期銅上漲2.3%,報每噸8,223美元,這是11月17日以來的最高點。
11月份期銅上漲783.5美元或10.5%,創下2021年4月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結束之前連續7個月下跌走勢。作爲對比,10月份期銅下跌1.3%。第三季度下跌724.5美元或8.8%,第二季度下跌2108.5美元或20.3%。
銅被視爲全球經濟的晴雨表。今年迄今期銅下跌15.4%,較3月份創下的歷史峯值低了24.2%,主要因爲美聯儲從3月份開啓加息周期,投資者日益擔憂借貸成本激增可能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並削弱金屬需求,導致銅價震蕩下行。
11月上半月,期銅曾強勁反彈,從月初的7500美元反彈到11月14日的近五個月峯值8600美元,因爲交易員們期待中國放寬疫情防控政策,以及美聯儲放慢加息步伐。不過自11月中旬以來,中國感染病例激增,令人擔憂經濟復蘇放慢。本周中國疫情政策進一步優化,令人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再次報以希望。
周三美元指數下滑,因爲11月美國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幅遠低於預期。美國ADP就業報告顯示,11月美國私營部門就業崗位增加了12.7萬個,低於分析師預測的增加20萬個。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三晚些時候發表講話之前,美元匯率走弱,使得美元定價的金屬對持有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加便宜。
中銀國際的商品策略主管傅曉女士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會重申放慢加息步伐,因此美元匯率得以回落,這對金屬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反彈空間可能有限,因爲大宗商品仍面臨宏觀壓力,通貨膨脹的壓力仍然很高。"
周三,中國公布的官方工廠數據疲軟,國家統計局的11月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七個月來的最低值。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說,PMI令人失望說明,即將到來的重新開放過程可能緩慢、痛苦而且顛簸。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估計要到2023年第四季度基礎金屬才會出現可持續的反彈走勢。他們預計明年第三季度銅平均價格爲7,300美元/噸。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大漲3.8%,報每噸2,470美元,鋅上漲3.3%,報每噸3,030.50美元;鉛上漲2.1%,報每噸2,179.50美元;鎳增加0.4%,報每噸26,980美元;錫上漲0.4%,報每噸22,8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