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2月30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略微下跌上漲,因爲交易所庫存增長,人們擔心中國感染病例激增可能導致經濟復蘇推遲。
截至格林尼治1702,LME三個月期銅下跌0.5%,報每噸8,375美元。
本周倫敦期銅上漲23美元或0.28%,這也是連續第二周上漲,作爲對比,上周期銅上漲74美元或0.89%。
繼11月上漲10.6%之後,本月倫敦期銅上漲1.9%,主要因爲市場期待美聯儲放慢加息步伐,以及中國重新開放有助於提振經濟增長。一些投行分析師預計2023年銅價將升至11,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2022年倫敦期銅下跌了13.8%,這也是2018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跌,原因在於美聯儲開啓加息周期,導致經濟增長放慢,衰退擔憂加劇;第一大銅消費國中國的金屬需求也受到疫情衝擊。分析師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而銅供應有望提高。
美國銀行分析師邁克爾?韋德默表示,在美國,人們擔心美聯儲會把經濟推向衰退;在歐洲,能源危機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巨大壓力。在中國,疫情繼續引起關注。一些國際衛生專家稱,隨着中國本月取消了疫情限制,意味着新冠傳染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控制地傳播,每天可能會感染數百萬人。
未來幾天發布的全球制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有望提供工業金屬需求前景的線索將。
從供應面看,周五LME注冊倉庫中的銅庫存爲88,925噸,較上周五增長7,525噸。其中注銷倉單(指定用於交割)佔比13%,低於12月7日時的33%。
隨着需求的進一步放緩和過剩的增加,庫存上升可能是2023年的一個趨勢。
周五,LME的三個月期鉛收高0.9%,報每噸2,294美元。周三該期約觸及每噸2,302.50美元,爲5月5日以來最高,因爲供應令人擔憂,LME注冊倉庫的庫存降至接近15年低點25,000噸。其中注銷倉單佔比49%,這意味着庫存將會進一步降低。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鋁下跌1.2%,報每噸2,376美元;鋅下跌0.5%,報每噸2,970美元,錫下跌0.1%,報每噸24,900美元,鎳下跌1%,報每噸29,9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