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
雲南省1月平均降水量爲2.1mm,比多年偏少92%,比上年偏少96%,爲近5年最少。全省各州市最大平均降水量發生在昭通市,爲8.5mm。與多年相比全省降水量均不同程度偏少。
河道水情
據代表站實測資料分析,1月全省河道來水量比多年偏少9%,比上年偏少5%。與多年相比,長江幹流偏多10%,支流偏少15%;珠江幹流偏少32%,支流偏少70%;紅河幹流偏少52%,支流偏少29%;瀾滄江幹流偏多8%,支流偏少26%;怒江幹流偏少9%,支流偏少43%;伊洛瓦底江偏多3%。 1月,全省27個江河枯水預警信號發布斷面均未達到江河枯水預警信號發布標準。
土壤墒情
根據全省墒情站實測資料分析,受1月降水偏少影響,全省總體土壤墒情2月1日較1月1日明顯減少,除迪慶州增加5.1%外,其餘州市均明顯減少,減幅最大的是普洱市,爲-18.0%。
地下水
1月166處國家地下水監測井平均埋深爲10.5m,其中22處監測井出現自流。與上月同期相比,全省共有41處監測井水位上升,佔比24.7%;118處水位下降,佔比71.1%;7處水位持平,佔比4.2%。與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共有65處監測井水位上升,佔比39.2%;100處水位下降,佔比60.2%;1處水位持平,佔比0.6%。
生態流量保障程度
長江和珠江流域的19個生態流量(水位)預警斷面中,1月有3個斷面生態流量保障程度未達100%:昆明市普渡河尼格水文站斷面未達標13天;玉溪市撫仙湖海口水位站斷面未達標31天;大理州達旦河大惠莊水文站斷面未達標31天。
九大高源湖泊
與上月同期比,2月1日九大高原湖泊水位均下降,依次爲洱海下降0.14m、撫仙湖下降0.12m、瀘沽湖下降0.11m、杞麓湖下降0.10m、陽宗海下降0.07m、星雲湖下降0.05m、異龍湖下降0.04m、程海下降0.03m、滇池下降0.01m。1月28日撫仙湖水位1720.33m,比1953年有資料以來的最低水位(2014年6月2日1720.45m)低0.12m;2月1日瀘沽湖水位爲歷史同期第三低、程海水位爲歷史同期第四低。
綜合幹旱評價
根據水利部《區域旱情等級》(GB/T32135-2015),結合全省水文監測數據,綜合降水、流量、墒情、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分析,截止2月1日,雲南省除怒江大部、昭通東部、紅河南部、文山南部未發生明顯旱情外,其餘大部地區均發生不同程度幹旱;昆明、曲靖、玉溪、麗江、楚雄、紅河、大理等州市局部發生中度及以上幹旱,其中楚雄州祿豐縣、元謀縣,紅河州開遠市、大理州賓川縣局部發生嚴重幹旱。
預計2月:全省大部地區降水正常至偏少,河道來水大部持續偏少,土壤持續退墒,旱情將持續發展;全省發生中度以上幹旱區域可能將進一步增加,抗旱形勢逐漸嚴峻。
建議:全省要提早做好抗旱準備,提早謀劃、早做打算;要加強受旱情況統計上報工作,密切關注各地旱情發展情況;滇中大部、滇西北局部、滇南局部等受旱較重地區要科學制定用水計劃,節水優先、做好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