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3月24日消息:周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下跌,結束了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的走勢,主要因爲歐洲銀行業風險引發美元上漲,給期銅帶來壓力。但是周線圖上三周來首次上漲,主要反映出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需求前景改善。
截至格林尼治時間1715,LME三個月期銅下跌1%,報每噸8,939.50美元。此前該合約連續第二日觸及三周來高點,並在過去六個交易日反彈近8%。
本周倫敦期銅上漲355美元或4.14%。而之前兩周分別下跌269.5美(-3.04%)和102.5美元(-1.14%)。
銅主要用於電力和建築行業,被廣泛視爲全球經濟增長的晴雨表。繼2022年下跌13.8%之後,今年迄今倫銅上漲6.7%,反映出市場對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及需求前景持樂觀預期。但是銅價仍比2022年3月份創下的歷史峯值低了17.6%,主要因爲擔心美國和歐洲等主要經濟體激進加息,令投資者日益擔憂借貸成本激增可能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並削弱金屬需求,導致銅價震蕩下行。進入2023年後,投資者押注中國經濟和金屬需求復蘇,提振期銅在2023年1月18日創下7個月高點9550.5美元。但是自那之後,由於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引發加息擔憂,加上中國現貨需求缺乏增長跡象,導致2月份期間期銅下跌2.7%。本月迄今期銅下跌0.3%,主要是受到美國硅谷銀行和籤字銀行倒閉所引發的金融市場波動的衝擊。
周五美元指數走強,因爲德意志銀行股價大跌,再次引發市場對歐洲銀行業可能存在更多問題的擔憂,有助於推動避險資金流入美元,使得以美元定價的金屬對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加昂貴。
英國聯合金屬貿易公司(AMT)分析師丹?史密斯表示,銅在9,000美元左右明顯遇阻。不過仍有許多分析師認爲未來幾周裏基礎金屬有可能重續升勢。
澳新銀行研究部的商品策略師蘇尼?庫瑪利表示,雖然工業金屬對宏觀經濟的逆風仍然敏感,但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的需求正在出現復蘇。
周五期鎳成爲倫敦金屬交易的亮點,三個月期鎳大漲4.5%,至每噸23,525美元。一些投機客戶利用近期價格下跌的機會買入,還有一些投機空頭平倉。
自2月初高點到周四盤中低點,LME鎳期貨累計下跌28%,因爲全球需求令人擔憂,而印尼產量上升。
AMT的分析師史密斯說,隨着期鎳大幅下跌,價格開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隨着買盤入市,也吸引其他空頭回補,進一步提振期價上漲。
經紀商Marex的報告顯示,投機資金一直增持LME鎳的空頭部位,周三收盤時達到2022年7月以來最高值,相當於空盤量的17.8%。
周五數據顯示,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倉庫的鎳庫存爲2146噸,爲去年7月以來最低點,比一周前低了28%。分析師稱,中國鎳庫存大幅下降,位於相當低的水平,這對期鎳構成支持。
其他金屬方面,LME鋁上漲0.7%,報每噸2,342美元;錫上漲1.9%,報每噸24,800美元;鋅下跌0.4%,報每噸2,895美元;鉛下跌0.1%,報每噸2,12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