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碳酸鋰市場經歷了供過於求的挑戰以及階段性供需錯配的調整,價格以10萬元/噸爲中樞線寬幅震蕩。截至6月底,碳酸鋰2407合約價格以8.76萬元/噸的價格收盤,半年內價格跌幅達到17.86%。盡管短期內碳酸鋰價格可能面臨壓力,但從長期來看,隨着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碳酸鋰作爲關鍵原材料,其市場需求和行業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需求依然旺盛
碳酸鋰價格的下跌並非獨立事件,而是與鋰礦石、正極材料和電芯價格的整體下調趨勢相伴隨。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鋰資源需求和進口國,雖然這一價格變動短期內給部分企業帶來了存貨跌價的損失,但長期來看,它有助於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爲鋰電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並爲終端消費者帶來了實際的好處。
上半年,鋰鹽及其產業鏈展現出供需兩旺的態勢。在鋰鹽供應方面,國內碳酸鋰的月度產能持續增長,6月份達到94782噸,較今年年初增長19.17%。國內碳酸鋰的累計產量同比增長48.18%,而今年前5個月的進口量也同比增長42.05%,表明國際市場對中國鋰鹽的需求依然強勁。
需求端的增長同樣顯著。上半年,國內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產量明顯增長,尤其是磷酸鐵鋰產量同比增長60.14%,成爲推動鋰鹽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鈷酸鋰、錳酸鋰等正極材料也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爲產業鏈的穩定運行提供支持。
鋰電新能源行業終端需求的快速增長是市場供需兩旺的核心推動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乘聯會數據,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持續增加,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突破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30%,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6月份,中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和批發銷量實現同比和環比的雙重增長,進一步凸顯了鋰電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強勁發展勢頭。
積極的數據得益於政策層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支持和推動。政策的引導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爲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的繁榮注入了活力。
下半年行情充滿不確定性
當前,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正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進,該政策通過提供一次性定額補貼,旨在鼓勵個人消費者報廢老舊車輛並購買新車,尤其是購買新能源乘用車。這一措施不僅激發了汽車消費市場的活力,還促進了老舊車輛的淘汰,對提高空氣質量和推動汽車產業結構優化具有積極影響。
然而,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壁壘問題尤爲突出。美國對中國動力電池及零部件加徵了高額關稅,歐盟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了反補貼調查,並徵收了臨時反補貼稅。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增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成本和風險,對出口市場造成了衝擊。
此外,鋰電儲能市場的增速放緩也對鋰鹽需求產生了影響。盡管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仍在增長,但增速已有所下降,顯示出儲能市場的發展面臨瓶頸和挑戰。
下半年碳酸鋰市場的行情存在不確定性。從成本支撐角度來看,碳酸鋰產量正在逐步回升,但下遊需求顯示出季節性見頂的跡象。同時,全行業的庫存持續增長,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下遊企業的庫存都在增加,這些因素加劇了市場對於未來的分歧。
盡管鋰鹽供需兩旺,但需求的季節性見頂趨勢降低了上遊原料的多頭配置價值。在碳酸鋰期貨價格再次觸及上市以來的低位時,產業鏈下遊企業可以考慮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套保操作,以鎖定利潤並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