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研究院)自2020年5月9日啓動“科改示範行動”以來,堅決貫徹落實中鋁集團和中鋁股份決策部署,以激發科技創新動能爲根本,深化中鋁集團“1+2”科技規劃和“1+8”制度體系,全面推動改革進程,“科改”紅利不斷釋放。與2019年相比,該公司2023年國家項目數量增長300%,國撥經費增長4000%,國家和省級平臺數量增長200%,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項數量增長78%,申請專利數量增長56%,並獲批成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023年、2024年,鄭州研究院蟬聯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行動”標杆企業。
黨建引領 營造濃厚改革氛圍
鄭州研究院黨委在“科改示範行動”中,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爲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建立了月度例會制度,全面領導和推進“科改”工作,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作用,成爲鄭州研究院改革發展的“定盤星”。
鄭州研究院黨委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將黨的建設與公司改革發展互促互進,不斷加大改革宣傳貫徹研討力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引導全員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充分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結合全年目標任務,鄭州研究院黨委將黨建與業務工作“一盤棋”謀劃,明確了6個方面、15個融合點,建立了39個黨員示範崗、20個黨員責任區,實施“兩帶兩創”活動項目26個。同時,該公司黨委大力開展創新創意、職工勞動競賽、技能競賽及合理化建議活動,激發幹部員工創新創效熱情,形成了對標先進、爭創一流、千帆競發的幹事創業氛圍。
動真碰硬 啃下改革的“硬骨頭”
鄭州研究院以完善公司治理爲破題核心,成立了外部董事佔多數的董事會,制訂、修訂了《董事會議事規則》等16項配套制度,梳理各治理主體權責界面清單共82項,爲改革的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鄭州研究院聚焦科技創新主業,積極構建“小機關、大服務”的格局,機關人員壓減35%,中層管理人員壓減36%,進一步提升了機關管理效能。
鄭州研究院縱深推進改革,優化精細氧化鋁業務運營機制和組織架構,成立了精細氧化鋁事業部,實現了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一體化運行,不斷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拳頭產品”易燒結氧化鋁、電工填料、高導熱銷量同比分別增長75%、39%、13%;易燒結4000噸擴建項目達產達標達效,產量同比增長了45.3%,成爲國內質量最好、產量最大、服務最優的供應商,展示了中國鋁業的品牌形象。
機制創新 釋放幹事創業新活力
通過“科改”,鄭州研究院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針,開展了定崗定編和崗位價值評估工作,完善市場化用工和薪酬分配機制,並針對研發、產業、營銷、管理等崗位分類制訂績效考核分配辦法。目前,鄭州研究院中層管理人員同職級之間收入最大差距爲5倍,單位之間普通員工人均收入最大差距爲3倍。
爲激發科研人員幹事創業熱情,鄭州研究院持續完善科技激勵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以科技創新、科技創效爲導向,不斷完善研發科技人員“基本薪酬+業績薪酬+激勵薪酬”爲一體的激勵體系。
人才強院 打造人才高地
鄭州研究院領導班子找準着力點,抓好切入點,打出了人才建設“組合拳”。
做好頂層設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鄭州研究院先後建立完善了人才管理、培養發展、考核激勵等相關制度11項;制訂了科技人才“131工程”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培育10名科技領軍人才、30名專業學術帶頭人、100名創新型青年精英人才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了人才隊伍建設的方向、目標和舉措。
搭建培養平臺,加快青年人成長成才。鄭州研究院制訂了《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管理辦法》,從教育培訓、人才成長梯隊建設等方面明確了17條具體措施;設立了青年研發人員自主研發基金,建立了院領導班子成員與博士“一對一”服務機制,完善優化了五級工程師制度,暢通職業發展通道;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措施,讓青年人才去高校、進工廠,開闊眼界、增長經驗。
強化機制保障,推動科技人才創新創效。鄭州研究院持續完善科技項目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管理等制度,實施項目“揭榜掛帥”;建立了協同創新機制,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強戰略合作,與鄭州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共同建設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
目前,鄭州研究院擁有博士碩士研究生208人、國家省市級各類人才52人、高級工程師以上183人、科技研發及工程技術人員533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科改”以來,鄭州研究院共制訂、修訂公司制度99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舉措;開展各類研發項目169項;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團體、企業標準及實物標準109項;完成專利申請332件;獲得省部級獎勵21項,全面完成“科改示範行動”目標任務。
站位新起點,深改再發力。鄭州研究院將認真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提升“科改”工作質效,聚焦做強專業研究院,努力打造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的“尖兵”,爲“新中鋁”建設貢獻更大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