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co Wöllenstein,卡塞爾大衆鑄造廠負責人
卡塞爾工廠擁有15,500名員工,是大衆汽車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輕金屬鑄造廠所在地。最近,大衆汽車在該工廠設立了“超大型鑄件技術開發中心”。EUROGUSS 365採訪了輕金屬鑄造廠負責人Mirco Wöllenstein,了解大衆汽車超大型鑄件的應用及其未來發展。
EUROGUSS 365:
Mr. Wöllenstein,您管理着歐洲最大的壓鑄廠。請告訴我們一些關鍵數據,以便我們更好地了解這裏的規模。
Mirco Wöllenstein:我們每年處理超過80,000噸鋁——每天最多20噸鋁屑被熔化並回收利用。我們的年生產能力超過600萬個部件,包括氣缸曲軸箱、離合器和變速箱殼體以及電動驅動殼體等。我們擁有1,200多名員工和50,000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EUROGUSS 365:
2024年2月,大衆集團執行委員會訪問了卡塞爾,並開設了“超大型鑄件技術開發中心”。這對您管理的部門意味着什麼?
Mirco Wöllenstein:卡塞爾超大型鑄件技術開發中心將在集團內發揮核心作用,作爲創新和開發中心,進一步優化超大型鑄件的生產技術並開發新的生產方法。這將使我們能夠以更高的精度和效率生產更復雜、更大的部件。
EUROGUSS 365:
未來你們會在卡塞爾生產哪些零件,並將它們安裝在哪些車輛上?
Mirco Wöllenstein:在卡塞爾,我們將專注於生產電動汽車的大尺寸結構部件。這些部件將安裝在我們集團品牌的各種車型上,包括大衆、奧迪和保時捷的全新全電動車型。
EUROGUSS 365:
你們是否正在開拓新的技術領域?你們會像競爭對手一樣購買更大的壓鑄機嗎?
Mirco Wöllenstein:是的,我們正在開拓新的技術領域,但我們目前沒有安裝鎖模力9,000噸超大型壓鑄機的計劃。相反,我們正在投資改造現有壓鑄設備,使其能夠生產更大、更復雜的零件,以保持競爭力。
EUROGUSS 365:
壓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零件越大,熱/後處理起來就越困難。您目前認爲哪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
Mirco Wöllenstein: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對鑄件進行熱處理和應力管理,以避免裂紋和變形。此外,精確控制壓鑄工藝並確保超大型部件的材料性能一致性,仍然是技術上的難題。
EUROGUSS 365:
零部件越來越大的趨勢提出了經濟效率的問題。您如何評價這一點?
Mirco Wöllenstein:大型零部件的成本效益取決於生產流程的效率。通過使用高度自動化和精密的壓射設備,我們可以降低成本並提高質量。此外,較大的部件可以減少車輛中的零件數量,從而降低裝配成本並提高效率。
EUROGUSS 365:
據說卡塞爾工廠最遲要在2040年實現二氧化碳中和。鋁合金鑄造廠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Mirco Wöllenstein:我們的目標是在2040年前實現卡塞爾工廠的二氧化碳中和,爲此我們需要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鋁的回收率。卡塞爾大學鑄造系的支持也將幫助我們實施可持續生產方法並利用創新技術。
EUROGUSS 365:
技術發展正在不斷進步。您認爲,十年後,壓鑄工藝在整個汽車行業將如何發展?
Mirco Wöllenstein:十年後,壓鑄工藝將在汽車行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輕金屬零部件的使用增加和汽車電動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增加對大型和復雜鋁鑄件的需求。我們認爲,壓鑄工藝是生產更輕、更安全、更高效車輛的關鍵技術。作爲卡塞爾的一家鋁鑄造廠,我們將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支持這一轉型。
本文編譯自Euroguss 365新聞中心,編譯和轉載旨在促進行業內知識的交流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