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負責人座談會召開
8月31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昆明理工大學、雲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貴金屬集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開發交流中心承辦的2024年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負責人座談會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會議總結了2023年有色金屬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的發展成績,就如何推進行業“政、產、學、研、用”協同,培育和發展行業新質生產力進行深入探討交流,以統籌謀劃構建行業創新體制機制,共同推動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出席會議並講話;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唐家華,雲南貴金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強出席會議並致辭;座談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常務副會長賈明星主持。礦冶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龍,中國恩菲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誠,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華,雲南貴金屬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郭俊梅,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爲民,北方工業大學校長張立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祕書長許允等出席會議。
葛紅林在講話中,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介紹了今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肯定了有色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發展取得的成績,並對行業科技發展提出建議。
葛紅林肯定了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爲行業作出的突出貢獻。一是積極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二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創新人才獲國家獎勵表彰;三是行業科研院所改革發展穩步推進,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四是行業設計研究單位增強技術開發能力,服務企業技術進步;五是行業高校發揮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優勢,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葛紅林指出,目前,有色行業仍面臨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高,科技創新資源整合還不夠,科技投入產出效益還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需要行業繼續下大力氣加以解決。就如何進一步推動行業科技發展,他提出7點建議,一是聚焦推進行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二是聚焦推動行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三是聚焦打造更加安全的戰略礦產資源供給鏈;四是聚焦推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五是聚焦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和人才培養主陣地;六是聚焦推進國際礦產資源合作開發;七是聚焦主責主業增強專精特新的核心功能。
唐家華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昆明理工大學發展歷程。他表示,昆明理工大學建校70年來,熔鑄了“大有色”的專業辦學特色,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昆明理工大學在真空冶金、微波冶金、冶金熱過程強化等方面,特別是在錫、銅、鎳、鉛、鋅等重有色金屬冶金綠色低碳新技術,銦、鍺、鉑、鈀、金、銀等稀有稀貴稀散戰略金屬綠色高效綜合提取新技術等領域取得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科技成果,爲有色金屬行業作出貢獻。
王建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雲南貴金屬集團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爲牽引,推進產業化、綠色化、數字化、國際化“四化”建設重點,不斷提升全產業鏈一體化服務能力,塑造貴研品牌新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同時,乘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東風,雲南貴金屬集團將牢牢把握新一輪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和雲南貴金屬實驗室建設契機,加快貴金屬創新平臺共建、共用、共享,實現更多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會議交流環節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部主任劉華、副主任王懷國分別主持。12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的有關負責人分別結合各自科研院所、高校開展的研發重點與特色,就如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建新型科研隊伍、加快校企校地合作、增強核心功能提升競爭力等方面進行交流發言。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走進雲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參觀和交流。
據了解,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負責人會議歷史悠久,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品牌會議,至今已經舉辦了38屆,參會單位規模和範圍逐年擴大,體現了大家對行業科研院所和高校會議價值的認可。
來自全國有色行業的科研設計院所和高校負責人及專家學者14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