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着美國通脹的持續下降和勞動力市場的改善,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的議息會議上將啓動降息,降息幅度可能爲25個基點。如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繼續發出偏向“鴿派”的信號,美元和美債收益率可能會下降,從而提振金價。然而,投資者也應警惕任何“鷹派”言論可能引發的市場回落風險。
海外央行已經開始降息周期。今年3月份以來,瑞士央行率先採取降息行動。隨着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的持續回落,越來越多的央行加入了降息的行列,包括加拿大、英國和歐洲的央行。歐洲央行在9月份的利率決議中再次降息25個基點,這是今年內的第二次降息。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在根據經濟數據的發布不斷調整對美聯儲降息時間點和幅度的預期。盡管美聯儲官員尚未給出明確的降息時間表,但在8月24日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鮑威爾的講話爲降息提供了強烈的信號,市場對此達成了共識。對於降息的具體幅度,市場仍存在較大分歧。
近期,由於美國宏觀經濟和就業數據的復雜性,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在9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很大,而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較小。四季度美國的經濟數據將直接影響11~12月份的美聯儲降息決策。如果制造業持續疲軟、失業率顯著上升或通脹急劇放緩,美聯儲可能會採取更激進的措施,如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或暗示年內將連續降息。這無疑將進一步提振黃金市場,推動國際金價延續當前的牛市行情。
美國通脹率可能上升
在高利率環境和經濟增長放緩的雙重背景下,美國的通脹率持續下降,但核心通脹的韌性超出了市場的預期,未來通脹仍有可能再次上升。8月份,美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2.5%,與預期相符,較前一個月的2.9%有明顯下降,連續第5個月放緩,達到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從環比來看,8月份CPI上漲0.2%,與預期和前一個月的數據持平。核心CPI同比增長3.2%,與預期和前一個月的數據一致,此前已連續4個月放緩。8月份核心CPI環比上漲0.3%,略高於預期和前一個月的0.2%,是近4個月來的最大漲幅。
美國核心通脹率的意外上升主要歸因於住房和交通成本的加速增長。8月份,美國住房成本環比上漲0.5%,同比增速達到5.2%,這是自2023年3月以來的首次上漲。其中,業主等價租金環比上漲0.5%,爲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大漲幅,並且是連續第2個月上漲,這打破了普遍的下降預期。由於美國房屋供應短缺,房價保持在高位,住房租金的上漲可能會進一步推動通脹上升。此外,隨着美國即將進入降息周期,通脹率未來可能會再次反彈。
“軟着陸”是指在經歷加息或貨幣緊縮政策後,經濟成功地恢復到低通脹狀態,同時,避免了經濟衰退。在當前的加息周期中,美聯儲面臨着通脹放緩與經濟表現不穩定的雙重挑戰,實現“軟着陸”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的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景氣度出現了問題。制造業的下行趨勢需要更多的支持來避免進一步下滑,短期內實現底部穩固或反彈的可能性不大。與此同時,美國信貸緊縮和疲軟的工業周期也削弱了工業品價格反彈的動力。例如,美國8月份的ISM制造業指數爲47.2,略低於預期的47.5,但高於前一個月的46.8。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均有所下降,並且低於榮枯線,表明供需都表現疲軟。然而,8月份的服務業PMI指數好於預期,ISM服務業指數爲51.5,略高於預期的51.4,7月份爲51.4,顯示出服務業的相對韌性。
未來,市場將密切關注美國制造業的穩定性,因爲這將直接影響市場情緒和美聯儲未來降息的步伐。
美元指數可能走弱
在降息過程中,美元指數可能會持續走弱。如果降息的幅度比預期更陡峭,美元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將爲大宗商品提供較強的支撐。美元指數的穩定性將取決於經濟表現和降息預期的調整。如果經濟數據能夠穩定,即實現了“軟着陸”,那麼,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仍然存在。相反,如果經濟數據繼續疲軟,美元可能會繼續下跌。
8月份以來,隨着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不斷增強,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持續下行,特別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8月1日起一直維持在4%以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9月6日開始,美國10年期和2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不再出現倒掛現象,收益率曲線恢復到正常的形態。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即將降息,導致短期利率的下行預期增強。降息已成爲市場共識,利率的總體趨勢預計將繼續下降,這對貴金屬市場構成了支撐。
綜合考慮,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預期和宏觀經濟表現仍然是影響貴金屬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市場參與者將在降息預期與宏觀經濟表現之間不斷調整預期。短期內,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可能會主導市場行情,預計在降息政策正式實施之前,貴金屬價格可能會以震蕩偏強的走勢爲主。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鮑威爾是否會透露更多關於未來降息幅度的信息,同時,也要警惕任何偏向“鷹派”的表態可能帶來的市場調整風險。
從中長期來看,降息、再通脹預期以及避險需求可能會繼續推動貴金屬價格上漲,建議投資者保持長期偏多的投資思路。然而,市場情況復雜多變,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作者單位:徽商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