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鎂價長期保持低位運行,給鎂冶煉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目前已跌破所有鎂冶煉企業的成本線,加之蘭炭生產虧損嚴重,近期府谷地區盛鑫鎂業、聚金邦和神木地區漠源鼎泰等企業停產升級改造,在產鎂冶煉企業也多有減產情況,且多數企業有進一步減產過冬的計劃。如鎂價繼續下跌,可能導致鎂市場供應量的大幅縮減,造成市場供應和價格的不穩定,使鎂產業上下遊企業面臨風險。
今年1—9月份國內原鎂消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55%,下遊信心正在恢復,尤其在鎂合金壓鑄領域,企業的投資和發展意向明顯增強。據悉,由於近期汽車主機廠在向鎂合金方向嘗試,廣東鴻圖等大型鋁合金壓鑄企業正在籌備開展鎂合金壓鑄業務,有望爲鎂的應用市場規模帶來快速提升。鎂在輕量化應用方面與鋁相比有着顯著優勢,而鎂價已低於鋁價4000元/噸,“以鎂代鋁”已積蓄了巨大的發展勢能,只是目前市場需求還未充分釋放,仍處於初期穩定增長階段,量變到質變還需一定時間。
綜上所述,無論從生產成本、供需關系還是材料替代的角度,當前鎂價已經處於不合理的超跌價位。我們倡議,爲保障鎂市場供應和價格的相對穩定,鎂行業上下遊應加強聯動,形成全鏈條均有合理利潤的良好發展局面,共同致力於拓展鎂的應用領域、提升鎂的應用規模,推動鎂行業的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