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公布2023年度“中國好技術”項目庫名錄。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西礦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流化牀脫碳發電-隧道窯空白焙燒釩電聯動處理高碳石煤礦生產五氧化二釩”項目和巴彥淖爾西部銅業有限公司“生態脆弱區低品位銅鉛鋅共伴生資源綠色低碳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爲該庫B類項目,並被授予“中國好技術”稱號。
把好技術變成好產品,把好產品變成好品牌,把好品牌推向市場,讓好品牌產生效益。“中國好技術”項目庫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自主創立,是在國家版權局登記注冊爲“中國好技術大賽及產業化服務活動”的項目,旨在深入挖掘貼近生活、惠及民生、面向需求、引導消費的好技術,表彰破解行業難題、推動社會進步、具備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傑出技術成果,以推動科技創新、激發創新活力、促進成果轉化、展示中國品牌、引領社會消費。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西礦釩科技有限公司在石煤提釩方面擁有成熟技術,工藝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集科技研發、規模生產爲一體,每年可生產偏釩酸銨產品2000噸,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冶金、航空航天和化學工業等三大領域。其中,“新型流化牀脫碳發電-隧道窯空白焙燒釩電聯動處理高碳石煤礦生產五氧化二釩”項目擁有應用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採用“原礦破碎-循環流化牀燃燒發電-發電渣磨礦-磨礦後的渣與塵壓塊-焙燒-(熟化)浸出-離子交換-淨化除雜-沉釩-偏釩酸銨”工藝,通過隧道窯空白焙燒釩電聯動處理高碳石煤礦生產五氧化二釩,有效地解決了西北地區含釩石煤礦發電效率低、熱值利用難,含鈣鎂高釩礦焙燒過程控制難、釩提取率低,提釩酸耗高、雜質多等難題,偏釩酸銨產品純度穩定在98.5%以上,實現釩礦碳釩資源的同步高效利用。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評價該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爲9級、技術創新度爲6級、技術先進度爲6級,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成果第一完成人實踐經驗豐富、管理協調能力強、研發業績顯著、創新能力突出,具備帶領團隊進一步研究轉化該成果的能力和經驗;團隊人員梯隊構成合理、學歷水平高、學術能力強、研究基礎好並已取得較多科研成果,具備將該成果進一步研究轉化和推廣的能力。
巴彥淖爾西部銅業有限公司“生態脆弱區低品位銅鉛鋅共伴生資源綠色低碳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擁有應用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該項目圍繞“綠色、低碳、高效、安全”主題,提出草原生態脆弱區低品位資源精準充填技術、研發新型HSG低碳膠凝材料,創新無間柱分區分層充填脈外脈內雙溜井出礦高效採礦方法,建立上盤破碎巖體長錨索注漿支護安全保障技術體系。
該技術在獲得較好技術經濟指標的同時提高固廢利用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其推廣範圍覆蓋幹旱半幹旱、高寒、丘陵等我國境內生態脆弱且分布有金屬礦產資源的地區,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不可替代的綠色生態屏障和保護支撐作用,對草原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意義重大。同時,針對礦山尾砂性質,充分利用礦山及邊固廢材料,研發新型復合低碳膠凝材料HSG低碳固化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促進實現“雙碳”目標。
近年來,西部礦業集團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以改革解題、以創新加力,聚力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管理現代化創新工作中抓落實、求突破、見成效,全面推動管理提升,實現管理創新、進行管理再造,向管理挖潛力、向管理要效益,既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又實現金山銀山的“價值”。
展望未來,西部礦業集團將矢志不渝地踐行創新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發展,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把科技創新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積累重要經驗,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瞄準更高目標、更高標準,保持定力、深挖潛力、持續發力、增強動力,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爲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科技型企業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