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鋁材產品出口退稅取消,涉及鋁板帶、鋁箔、鋁管、鋁管附件及部分鋁條杆型材等24個稅號。
據海關數據,2024年1—9月,我國24個相關鋁材產品的出口總量達到了約462萬噸,佔國內鋁材出口總量的99%份額。2023年,我國相關鋁材產品的出口量約爲516.6萬噸,出口金額高達177.4億美元,佔出口總量的98%以上。數據表明,未來我國絕大多數的鋁材制品出口訂單都將受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
在政策正式實施前的窗口期,即12月1日之前,預計國內鋁材制品市場將出現一波“搶出口”的現象,企業爲了爭取在政策變動前完成出口,可能會加大出口力度。然而,熱潮過後,相關鋁材產品的出口量預計將會有所下降。
從短期影響來看,取消鋁材出口退稅政策無疑會擠壓企業原本依賴退稅所享有的利潤空間,同時,也會削弱我國鋁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這一變化將直接影響到鋁材企業的出口積極性以及我國鋁材產品的整體出口量。隨着海外鋁材供應的緊張,鋁材上遊原料市場也率先作出了反應。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鋁價在消息公布後迅速上漲,特別是在10月15日,倫鋁價格盤中漲幅一度突破7%。相比之下,國內鋁價格則呈現出明顯的下挫趨勢。國內外鋁價走勢的分化,進一步凸顯了取消出口退稅政策對鋁材市場帶來的深遠影響。
對鋁行業影響幾何?
據調研,多數涉及出口訂單的鋁加工企業均坦言受到了較大衝擊。爲應對政策變動,部分企業正全力加速生產進度,力求在窗口關閉前完成訂單交付。然而,個別企業已報告出口訂單量有所減少,而大多數企業則對未來出口訂單的前景持悲觀態度,目前多處於觀望狀態,難以立即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我國鋁加工行業長期面臨行業集中度低、低端產能過剩的困境,導致行業內部競爭愈發激烈,加工費用持續下滑,成爲鋁產業鏈中利潤最爲微薄的一環。在此背景下,鋁材產品的出口依賴度在整個鋁產業鏈中顯得尤爲突出。長期以來,得益於出口退稅政策的支持,我國鋁材產品相較於海外同類產品享有顯著的價格優勢,企業的利潤空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此政策。然而,隨着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價格優勢和利潤空間將面臨被削弱的局面,相關企業不得不直面退稅取消後利潤空間壓縮和訂單流失所帶來的雙重挑戰。
從鋁消費的整體格局來看,鋁材產品出口是整體鋁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9月,我國鋁材累計產量達到5035.5萬噸,同比增長8.0%,其中,出口佔比約爲9.2%。出口退稅政策取消後,短期內出口成本難以有效轉嫁給海外下遊客戶,將導致部分鋁材產品出口量回流至國內市場,進一步加劇國內鋁材市場的競爭態勢。
從產業鏈利潤分配的角度來看,鋁產業的上遊環節,如氧化鋁和電解鋁,行業集中度較高且存在供應瓶頸問題。由於原材料對外依賴度高以及電解鋁產能受限,上遊企業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鋁產業利潤長期向上遊冶煉端集中。相比之下,中下遊的鋁加工環節則面臨產能過剩和“內卷”加劇的雙重壓力,加工費用持續走低,且難以迅速向下遊傳導成本壓力。因此,在短期內,出口成本上漲的壓力仍需由鋁加工企業來承擔。
就中長期而言,我國鋁材產品的出口量有望實現逐步修復。
一方面,從電解鋁的供應格局來看,我國在全球電解鋁產能及產量中均佔據超過一半的份額,且以淨進口國身份存在。與此同時,近年來,歐洲電解鋁產能在成本壓力下大量關停,復產進程緩慢,而歐洲以外地區的新建電解鋁產能建設及投產速度也相對滯後。因此,從原料供應的角度審視,海外市場對中國鋁材產品的依賴程度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在長期出口貿易中,海外市場的部分企業已對我國鋁材產品形成了較高的依賴度,難以在短期內找到替代供應源。隨着中國取消鋁材出口退稅,出口成本相應增加,這些海外企業或將逐漸接受中國鋁材產品價格上漲的事實。因此,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鋁材產品的出口量有望逐漸恢復。
在出口退稅取消、出口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我國鋁加工行業或將呈現兩種發展趨勢:一是鋁加工企業通過提升出口價格,將成本壓力向海外市場轉移。該過程需要與海外下遊企業進行博弈,而產品力結構更完善、質量更優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從而激勵企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推動技術革新。二是企業選擇降低生產成本,或轉向生產附加值更高的鋁材產品,將有助於我國鋁產業進一步升級,優化鋁材產品的出口結構。然而,兩種趨勢的實現均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
總體而言,未來我國鋁材產品出口價格的提高或將成爲主流趨勢。在此過程中,我國出口型鋁加工企業及外貿企業將經歷一段“陣痛期”,需要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尋求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對鋁價影響幾何?
從鋁價走勢來看,取消鋁材出口退稅政策短期內最直接的影響是對鋁材產品出口量構成利空,從而導致滬鋁承壓而倫鋁受益。然而,就當前局勢而言,電解鋁行業的平均冶煉成本已上漲至約2.08萬元/噸,虧損局面進一步惡化,河南、廣西及貴州等地已有企業停產以應對虧損。同時,鑑於原料端氧化鋁價格仍有上行趨勢,電解鋁的成本支撐愈發顯著,無疑限制了鋁價的下行空間。
展望中長期,市場上下遊就價格和利潤空間的博弈或將持續一段時間,鋁價的“外強內弱”格局預計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得以延續。若此影響持續發酵,鋁價的外強內弱程度將進一步加深,內外價差擴大。而價差的擴大將在一定程度上抵銷出口成本的上漲,從而助力出口量及利潤空間的恢復,進而將反映到鋁價上。此外,隨着外盤鋁價走高,進口窗口關閉,鋁錠進口量減少,也將對海外鋁價構成壓力。
考慮到我國鋁行業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海外市場對我國鋁材產品的高度依賴,鋁材出口量預計將經歷一個先降後升的過程。因此,從整體上看,短期內滬鋁受到成本端的堅實支撐,下跌空間相對有限。而就中長期而言,鋁價的“外強內弱”格局有望在市場博弈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推動鋁加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部分國家針對我國各類鋁材制品的反傾銷調查層出不窮。面對反傾銷調查以及日益增厚的貿易壁壘所帶來的壓力,我國取消鋁材出口退稅政策,從長遠視角來看,將對我國鋁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將促使相關行業企業積極尋求轉型之路,引導它們向附加值更高的領域發展。通過轉型,企業可以生產更具競爭力的鋁材產品,從而優化我國鋁材產品的出口貿易結構。不僅有助於提升我國鋁材產品的整體質量和技術水平,還將進一步增強我國鋁加工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從長遠來看,取消鋁材出口退稅政策將是我國鋁材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通過政策的推動,我國鋁材行業將逐漸擺脫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困境,向更高層次、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邁進,不僅有利於我國鋁加工行業的長期持續健康發展,還將爲全球鋁材市場的繁榮和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國信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