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銅礦進口國與全球最大銅礦生產國,雙手再次緊緊握在一起。
中智互爲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已十多年蟬聯智利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智利是全球第一銅礦出口大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銅礦進口國。全球銅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上漲,增量主要來自中國。
近年來,中國不斷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今年前三季度,中智雙邊貿易超過415億美元,同比增長5.6%,佔智利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智對華出口佔總出口的近40%。
雖遠隔重洋,但中國與智利經貿往來屢創新高,成爲彼此不可或缺的重要發展夥伴。“中智兩國長期以來保持着緊密的經濟合作,是基於雙方需求。銅產品,包括以用於生產的銅產品爲首的金屬產品成爲智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智利銅與礦業研究中心執行董事Jorge Cantallopts對記者表示。
中國是全球礦產資源需求大國,在銅、鐵等礦產上需求量大。拉美國家則擁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也需要中國能夠提供穩定的出口市場以及科技合作關系。
智利作爲拉美地區重要的礦業大國,其礦業開採投資排全球第四位,其中大部分是銅礦項目,此外,還有金、鋅、鐵、礦鹽等項目。根據相關數據,智利已探明銅儲量2億噸以上,約佔世界儲藏量的三分之一,銅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爲世界第一。
Jorge Cantallopts表示,智利是在整個南美區域裏面擁有最豐富礦業開發經驗的國家。智利與該區域南方共同體市場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希望更多中國投資方能夠通過智利開發廣泛的南方共同市場,通過開展多邊和區域性合作,取得雙贏效果。”
相比成熟的外國礦業公司,中國礦業公司與國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礦業公司在拉丁美洲的優質礦山中佔比有限。正因爲如此,中國和拉美在礦業領域的合作是具有較大的合作潛力和機遇。
對於中智來說,這成爲進一步開展國際性合作的契機。Jorge Cantallopts表示,希望中國能夠通過合作在智利開發銅礦,從整個供應鏈開始更加優化。在形成上下遊供應鏈所需求的各種產品上,都需要中國的先進技術來支持。“不僅是對於大企業來說有重要機遇,對一些中小型的企業也有非常廣泛的合作基礎。”
當前,中國投資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1.68萬億美元,連續8年佔全球份額超過一成。在投資所在國家(地區)累計繳納各種稅金 5185億美元,年均解決超過200萬個就業崗位。
2023年,中國企業對共建 “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40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1.5%,佔當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23%。近年來,中智經貿合作長期走在拉美前列。自中智雙方籤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以來,到智利投資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且呈現出大規模、多元化的特點。在智中資企業積極涉足電力、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多個大型項目落地,爲智利後疫情時期就業增長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僅是在智利,在厄瓜多爾等環太平洋地區,中國企業都在進行重要的工業礦業的開發,包括工業產業鏈的拓展以及價值鏈升級。“對於整個拉美來說,中方的投資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營商環境支持。” Jorge Cantallopts表示。
對於智利來說,採礦業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基石,也是全球發展和繁榮的關鍵組成部分。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環境、全球能源轉型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推進對礦業發展格局的重塑,保持領先地位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智利是歷史悠久的礦業大國,在這裏有非常多的礦業發展合作機遇,我們不僅有銅,還有豐富的鋰、金、鐵等礦產資源。世界的需求讓銅走向了主角的地位,智利可以更廣泛地聯合多方開展礦業開發,甚至輻射到周邊國家。” Jorge Cantallopts表示。
隨着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銅的需求也在日益劇增。Jorge Cantallopts表示,智利正在持續地穩固拓展生產規模,讓智利的銅產品以更高品質走向國際舞臺。同時,利用其在可再生能源和關鍵礦產資源方面的優勢,在能源和礦業領域加強國際合作,使得智利與致力於加強技術能力和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及機構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這些舉措促進了智利經濟的多元化,並助力其向價值鏈的更高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