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鋁價步入下行通道,可謂跌跌不休,一瀉千裏,回吐因供給側改革和採暖季利好帶來的大部分漲幅,長江鋁錠價格已經跌至1.48萬,11月跌幅達8.2%。滬期鋁主力合約由10月底的16500附近高位回落,最低探至14815,創近3個月以來的最低價格,如下圖:
圖1:近期滬鋁主力合約走勢情況
11月採暖季限產真正拉開帷幕,緣何鋁價呈現相反走勢,對此,富寶鋁研究小組整理了近期的幾個重要的利空因素如下:
一、利好提前消化、採暖季不及預期
採暖季限產規定早已提及,11月份採暖季幕布拉開,8、9月份鋁價大漲已經將利好提前消化,市場只能寄望於超預期的消息出現,但消息面平靜打擊投資者信心,鋁價缺乏上漲動力。
除此之外,中國宏橋集團的所在地--山東濱州上個月下令在冬季期間關閉257萬噸冶煉年產能,但這些產能部份本已因爲當局打擊非法冶煉活動而關閉,更是令市場失望,鋁價回吐漲幅。
二、電解鋁庫存再創新高、打壓鋁價
8月上海、無錫、南海、杭州、鞏義、天津和重慶地區電解鋁現貨庫存在160萬下方,已處在高位,但因當時供給側改革和採暖季炒作氛圍濃厚,出現了庫存和價格雙高的局面;9月電解鋁現貨庫存突破160萬噸,10月和11月電解鋁庫存繼續增長,突破170萬噸,更是在11月20日創下176.2萬噸的新高,具體情況如下圖:
圖2:8月以來國內七地電解鋁現貨庫存情況
9月庫存漲幅放緩,市場寄望拐點出現,然實際大失所望,電解鋁庫存持續走高,無疑是打壓鋁價的重大因素。
三、西南新增產能重啓、繼續施壓
因供給側改革和採暖季政策,鋁價飆漲,在部分不合規及要求的產能關停同時,價格上調亦刺激了部分新增和復產產能,據相關機構表示,目前僅西南地區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間,就有265萬噸的合規產能即將投產,其中廣西地區華磊鋁業、百礦等預計投產183萬噸,均爲合規產能,貴州有47萬噸的新增產能,雲南地區35萬噸。新增產能投產,繼續給鋁價施壓。
除了上面所闡述的原因外,11月中鋁氧化鋁雖未發生變動,但進口氧化鋁價格有所下調,是10月以來的首次下降,成本端出現鬆動;鋁錠下遊需求疲弱,從鋁錠高升即可看出,均對鋁價產生利空。
2017年僅剩最後一個月,若採暖季消息依舊平平,在瑞銀、野村、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機構均認爲美聯儲12月會加息情況下,鋁走勢或繼續承壓,滬鋁主力或有下探14500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