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着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此外,昨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1.2萬億資金。在保供穩價政策以及洪澇、大規模限產、原材料價格高企等臨時性因素消退的影響之下,11月國內經濟數據尤其是制造業得以修復。4季度內需整體上表現弱於預期施壓商品價格,近期疫情加劇擴散可能會繼續給國內供應鏈和工業生產帶來壓力,貨幣政策適度調整,有助於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宏觀方面對於基本金屬的壓力有所緩和。
2、鋁行業來看,1-10月國內原鋁產量323.68萬噸,累積同比增加6.5%,9,10月份單月產量增速錄得負值,電解鋁在產產能相比較去年年底縮減,產量實質性下降。大規模限電緩和以後,雲南部分鋁廠開始啓槽復產,但考慮到地方對能耗雙控仍有一定的硬指標,目前復產規模相對有限。由於能源雙控、採暖季限產和文山鋁廠事故,11月可統計到的減產產能約0.85萬噸。
3、海外煉廠產能擴張的態勢變得明顯,比如美鋁重啓波特蘭冶煉廠之前削減的產能,力拓增加AP60 冶煉廠產能,青山集團已開始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其 100萬噸年產能的冶煉廠。不過要注意的是,盡管歐洲天然氣緊張的程度已經有所緩和,但是考慮到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12-1月天氣變化,歐洲冶煉產量或存在進一步削減的可能性。
4、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下行,以及大規模限電措施抑制了工業部門的需求,因此盡管原鋁進口維持了較高的水平,但國內整體4季度需求的疲軟程度大於我們的預期,直到11月才有延遲的需求小幅釋放。根據SMM調研,前期被積壓的訂單陸續交付,11月下遊鋁材開工率環比回升。但12月即將進入傳統的需求淡季,我們預計訂單及開工情況改善或將變得有限。
5、截止12月6日,國內電解鋁社庫降至97.8萬噸,11月初爲101.3萬噸,下降3.5萬噸,但倫敦交易所電解鋁庫存昨日轉而增加1.56萬噸至89.8萬噸,注銷倉單維持下降至20噸,10月以來中國進口窗口關閉,海外各地區貿易升水季節性下降,導致持貨商將貨物交回LME,觀察LME交倉的持續性。
6、總結:國內供應難以明顯增加,需求轉向淡季,供需兩淡。國內轉爲去庫,但力度或相對有限。短期內維持區間波動18500-19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