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年末海外高通脹延續,疫情反復。韓國12月CPI較上年同期上漲3.7%,連續三個月超過3%,連續第九個月超過韓國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此外,國內方面西安本輪疫情已累計本土病例1117例。盡管疫情的影響相比較初期已經改善了很多,但是仍然難言消失,增加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2、公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其中提到粗鋼、水泥等重點原材料大宗產品產能只減不增,電解鋁碳排放下降5%。我們認爲在雙碳目標下,電解鋁行業將堅守4500萬噸/年產能天花板,繼續推進產能置換政策,嚴控新增產能,推動單位產品能耗下降。鋁行業排放升級完成之前,長期的產能限制對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3、美鋁將在西班牙的電解鋁廠停產兩年。2021年末,能源危機卷土重來提醒我們歐洲電解鋁產量盡管佔比不高,但是供應擾動的敏感性很強。考慮到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疊加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持續,能源緊張態勢仍可能導致其他的鋁廠減產或者電力合同談判亦出現問題反復炒作增加價格的波動性,仍需持續關注。
4、上海地區現貨貼水收窄近日連續收窄至80-20元/噸。現貨市場反饋,華東地區疫情趨緩,鋁價止跌以及節前備貨需求支撐,成交相對積極。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周度下降6.5萬噸至79.9萬噸,前期累庫的鞏義地區轉爲降庫1萬噸。不過鋁棒庫存較上周四增加0.57萬噸,市場交投表現不佳,加工費亦承壓低位。
5、受歐洲減產影響,LME庫存近期下降速度加快,昨日下降1.62萬噸至94.35萬噸,不過注銷倉單同步降低,現貨對3月合約平水狀態。
6、總結:國內供應低點已過,後期電解鋁成本短期仍有繼續下移的空間,但去庫幅度和時間大於預期,留給累庫的時間已經不多,利多鋁價。海外能源問題卷土重來,供應不確定性增加,需求維持強韌,亦偏多。運行區間略有上移,但中期供應增加預期限制上行幅度, 19800-207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