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12月ISM非制造業指數62,前值69.1,商業活動和新訂單增速均承壓,彰顯疫情壓力。貨幣環境方面,美聯儲鷹派表示以後,美元上行,美股和亞太股市均受到下行壓力,離岸人民幣六周新低。2022年流動性收緊大背景之下,美元指數有望階段性走強,人民幣有一定的貶值預期,在匯率方面給予SHFE/LME比價下行壓力,但鑑於國內電解鋁產量的收縮,原鋁進口仍有望維持一定的增速。
2、中國12月財新服務業PMI53.1,前值52.1,連續4個月位於擴張區間,顯示11月以來整體國內流動性維持寬鬆,房地產邊際好轉,通脹壓力緩解,制造業和服務業供求均有所改善。但國內疫情近期呈現擴散態勢,是經濟前景的較大不確定負面因素。
3、2021年國內電解鋁減產約300萬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我們認爲逐步控制能源消費,電力緊張將緩解。可再生能源消費的豁免將極大地有利於雲南、四川和青海省的水電冶煉能力。根據政策的調整,我們的最新預期是2022年產能受限或仍成常態,但規模低於2021年。復產方面,清潔能源的豁免將有利於廣西、雲南地區的復產進程,而內蒙目前受制於火電可能復產緩慢,隨着光伏項目的開展,西北地區的電解鋁廠也將有所受益。考慮到目前,中國電解鋁電力來源75%以上仍來自於火電,我們預計在鋁行業調整升級完成之前,2022年產能受限或仍成常態,但規模低於2021年。
4、歐洲天然氣價格連漲4日,西歐電解鋁減產持續發酵,目前SMM統計減產達80萬噸。能源危機卷土重來提醒我們歐洲電解鋁產量盡管佔比不高,但是供應擾動的敏感性很強。考慮到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疊加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持續,仍可能導致其他的鋁廠減產或者電力合同談判亦出現問題反復炒作增加價格的波動性。
5、1月6日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下降2.5萬噸至77.6萬噸,機構調研的原因是到貨減少。而鋁棒庫存增加3.29萬噸至11.32萬噸。由於庫存低位,結合往年春節累庫時間來看,2022年1-2月累庫的時間和幅度可能大不及往年同期水平,2022年2月中下旬開始行業可能會以較低的庫存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顯性庫存處於低位大概率有利於明年1-2季度價格的回升。市場看漲情緒和成交轉好,上海地區現貨已經升水。但從鋁棒市場來看,淡季特徵顯著,佛山、南昌、無錫等主流消費地加工費依舊疲軟。主要的鋁杆產地需求基本已經釋放,價格跌幅也比較明顯,整體消費平淡。
6、總結:國內現貨交投情緒偏暖,庫存低,鋁棒消費表現較差。海外需求強韌,炒作減產,庫存強勢去化,但是目前價格接近中期壓力位,且國內國外供應增加將限制漲幅。因此,短期內鋁價偏強震蕩運行,策略上建議逢低持多爲主,支撐位19600元/噸,密切觀察國內復產節奏對價格上行的影響。今日20500-21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