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鋁高開高走,受昨日下午午後外盤價格大漲的帶動下大幅高開,但是國內漲幅非常克制,海外波動更大,全天漲 305 元至 22940 元/噸,增倉 1.88 萬手至 49.35 萬手。最近的邏輯主要是戰事仍然在持續,歐俄之間貿易物流的中斷使得本來就低庫存的歐美地區供應雪上加霜,能源類的大漲又加劇了後期虧損減產的擔憂,外盤類似 2018 年制裁俄鋁期間的表現,高位暴漲暴跌,日內波幅巨大。本輪滬鋁受外盤帶動較小,僅僅是弱勢跟隨的行情,導致最近進口利潤虧損持續擴大至 2800 元以上,出口利潤大幅度的放大。
目前國內內部的需求表現乏力,現貨成交維持貼水的狀態,大部分成交對長江-20,-30 左右,對期貨的貼水也逐漸放大,高價格抑制了一部分消費,高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抑制了一部分加工企業的生產,部分加工企業減少鋁錠的需求轉而尋找鋁棒的需求,目前動力煤海外價格已經到了去年 10 月份的高點,但是國內由於政策壓制的力量存在,保供穩價的作用使得下遊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天然氣價格同樣較高的情況下,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再度大幅擡升(燒鹼、氧化鋁焙燒、石油焦、電煤等多個環節),類似於去年 10 月份,成本支撐的上漲,吞噬了冶煉利潤,這裏邏輯類似,驅動不僅來源於能源上漲,海外的供應短缺的邏輯替代了去年大規模減產的恐慌的邏輯,但是外盤的投機度和價格彈性更大更強,所以這裏鋁價的支撐較強,主要受外盤和成本以及能源屬性的帶動。
海外短缺的預期受戰事影響及物流中斷的影響不斷正強化,能源屬性持續發力,國內電解鋁目前需求孱弱,但是受外盤帶動及動力煤價格高漲的情緒帶動,短期不走需求的邏輯,畢竟國內多復產幾十萬噸,抵不過幾百萬噸歐洲鋁錠供應的損失,需要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和能源價格的走勢,短期以俄烏戰爭導致成本擡升與產量縮減爲核心交易邏輯,絕對價方面近期預計國內高位震蕩(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爲入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