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盤劈叉 基本面邏輯下的分道揚鑣
【市場分析】
昨夜外盤繼續走高,LME上漲190.5美元/噸貨5.33%至3766.5,再度達到了歷史新高的位置,國內反而高開低走,期間受原油急跌的影響一度大幅下行,整體雖然漲0.6%,但是相比昨日收盤價,甚至跌了約100元/噸,進口利潤虧損一度達到了-3700元/噸,反套的安全邊際表現的非常大,但是建議有實物出口的套利爲佳,畢竟海外鋁錠還是缺的,主要是基本面邏輯出現了較大的分歧。昨夜兩個事件對滬鋁產生影響,一個是伊朗宣布核協議即將有達成的概率,此前伊朗宣布如果協議達成,取消此前的一些制裁,將會在短期內把產量提高到最大值,原油應聲而落;其次,俄烏第二輪談判結束,雙方達成了一些共識,對市場情緒來說有些緩和的作用,尤其是最近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中立或者宣布不參與制裁俄羅斯,希望貨幣互換的方式繼續做生意,就連嘴巴一直撒謊的歐洲身體也很誠實,還在繼續大量的購買俄天然氣,管道流量幾乎達到峯值。所以在整個大的層面上,情緒預計會趨於緩和,但是短期內供應仍然會持續偏緊,能源價格也會維持在高位。最近的邏輯一直歐美地區鋁錠缺貨的邏輯帶動外盤,歐俄之間貿易物流的中斷使得本來就低庫存的歐美地區供應雪上加霜,俄羅斯鋁一年產量380萬噸,其中四成出口至歐洲地區,也就是年化150萬噸以上,能源類的大漲又加劇了後期虧損減產的擔憂,原料的貿易中斷導致生產有可能被迫減少(俄鋁有66%的氧化鋁海外生產),新投產被迫延期等;所以海外鋁價受供應端的邏輯上漲。
基本面方面,目前國內鋁錠的供應起來的非常快,像雲鋁海鑫二期投產速度每天能達到6~8臺槽子,正常去年神火投產的時候基本上是2臺每天的進度,所以說政策和利潤雙重刺激下,投產的積極性高漲,且廣西、雲南、內蒙、青海等地也在陸續復產,3月中旬採暖季結束還有一批中原地區的企業復產,目前運行產能約3880萬噸左右,根據投產計劃,4月份消費旺季來臨時電解鋁運行產能將會達到4000萬噸,基本已經覆蓋了去年的年度需求(4050萬噸),年底運行產能達到4150~4200萬噸的量級,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兩點:首先,不再需要進口補充;其次,內部轉向過剩,如果說俄鋁進入國內,那麼國內的過剩就會更加嚴峻,所以目前滬鋁表現孱弱的原因主要是基於此。內部的需求表現乏力(但是現在不是主要的交易邏輯,後期會在翻轉下跌時候成爲主要交易矛盾點),現貨成交維持貼水的狀態,昨日華南對南儲-30~-50,華東成交對長江-20左右,鞏義貼200多,現貨對期貨的貼水110多,高價格抑制了一部分消費,高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抑制了一部分加工企業的生產。
【交易策略】
海外短缺的預期受戰事影響及物流中斷的影響不斷正強化,能源屬性持續發力,國內電解鋁目前需求孱弱,但是受外盤帶動及動力煤價格高漲的情緒帶動,短期不走需求的邏輯,畢竟國內多復產幾十萬噸,抵不過幾百萬噸歐洲鋁錠供應的損失(預期),短期以俄烏戰爭導致成本擡升與產量縮減爲核心交易邏輯,絕對價方面近期預計跟隨性的偏強,但是尤其是要注意現在走的是事件性的預期的邏輯,尚未導致實際的大規模減產,所以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和能源價格的走勢(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爲入市依據)
宋陽
投資諮詢從業證號:Z00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