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 庫存仍偏低、價格高位震蕩
一周綜述:上周鋅 1902 合約處於 20850-20000 元/噸震蕩下行;上周 LME 鋅期貨庫存 129000噸與上周基本持平,注銷倉單佔比回落至 9.24%,現貨升水 75 美元/噸,國內三地現貨庫存小幅回落至 8.41 萬噸,保稅庫 CIF 溢價 165 美元/噸。周內現貨升水(對 1901 合約)回升至 710元/噸、01-04 價差 1020 元/噸上下;上周,進口 TC 回升至 180 美元/幹噸,最高觸及 190 美元/幹噸;國產精礦(南方:50%)加工費大幅回升至 5000~5300 元/噸、國產精礦(北方:50%)大幅回升至於 5700~6000 元/噸。
上周,滬鋅高位回落:
a、上周,公布中國 12 月官方制造業 PMI ,首次跌破榮枯線,市場擔憂情緒升溫b、短期,邏輯轉移至國內現貨供應偏緊:受制於湘西、陝西等地環保及株冶“退城入園”
搬遷等非利潤因素制約,11 月產量較 10 月僅實現小幅回升 1.9 萬噸至 52 萬噸,而實際的消費或並沒有普遍的悲觀預期下那麼差,國內三地現貨庫存下滑至 8.94 萬噸的極低位置;c、保稅區庫存回升至 7 萬噸左右低位,上周四現貨即期現貨進口窗口長期關閉後迎來打開,進口鋅流入緩解國內現貨緊張,現貨升水小幅回落至 650 元/噸。但考慮到國內精鋅產量至少在2019Q1 難以放量及本身偏低的保稅區庫存,階段性現貨緊張態勢短期難以緩解,現貨階段性偏緊對於價格的支撐左右仍存。
中期看:價格驅動主線--礦端遠期供需逐步走向過剩。今年海外鋅礦增產預期逐步兌現,鋅市轉折已成型,TC 加速上行壓力逐步傳導至精鋅供給層面。下一階段價格邏輯或仍秉承:礦端寬鬆-冶煉產能不存在瓶頸-精鋅供給壓力降長期施壓鋅價。目前,進口 TC 已回升至 180 美元/幹噸供給增速釋放逐步兌現、帶動國產 TC 繼續上行。當前,冶煉利潤觸及近兩年高點但受制於非利潤因素制約短期難以放量支撐鋅價堅挺,但高利潤刺激下復產只會遲到不會缺席,TC 趨勢上行、精礦成本重心下行,價格中期仍看跌,短期價格反彈亦有天花板。
後市展望:短期,國內三地現貨庫存跌破 9 萬噸,現貨升水升飆升,供應相對緊張。1902合約預計在 20000-21300 元/噸區間偏強震蕩。
鋁:“聯合減產” 實際效力有限、價格繼續尋底震蕩一周綜述:上周,滬鋁 1902 合約持續回落,自高位 13800 回落至最低 13245 元/噸。此前,受“聯合減產”鼓舞價格小幅上行至 13880 元/噸,預期基本落空後價格快速回落,現貨貼水10 元/噸附近。當前,國內原鋁市場基本面供需兩弱,雖然消費疲弱,但產量同樣呈現階段性下降,庫存維持降勢。截止 1.2 號據 SMM 數據顯示 8 地庫存 130.2 萬噸,環比上周四回升 1.6萬噸。
上周價高位快速回落:
自身供需趨弱現狀未有改善跡象,成本下滑預期、四季度新增產能雖受利潤及自備電廠建設合規約束投產放緩但遠期壓力仍在,電解鋁行業持續虧損但減產並未擴大化,且當前市場對於 19HI 電解鋁受制於需求放緩及新增產能壓力庫存累積預期在偏弱的市場環境下開始提前發酵,基本框定了價格運行空間。此前,國內有色協會召集國內骨幹鋁企業在廣西南寧開會,確認“聯合減產”80 萬噸,未提及收儲,價格對此有所反應但力度相對有限:其一、在相對弱勢背景下 ,即便切實落實減產對當前供需偏弱格局及預期改善相當有限;其二、怎麼減、何時減等實際問題並未明確,價格影響短暫而微弱
後市展望:低位震蕩:
1、成本端:澳洲氧化鋁 FOB 價低至 420 美金/噸,出口窗口關閉,伴隨山西地區新增氧化鋁產能投產及出口不利情況下將使國內供給趨向寬鬆,國產氧化鋁價格已顯鬆動開始回落。
2、無投放門檻(主指已購得置換指標產能)新增電解鋁產能雖當前投放緩慢但始終是未落地石頭,施壓預期;且當前電解鋁行業面臨大面積虧損且開始減產,氧化鋁或被下遊倒逼價格回落,則成本預期進一步下滑。
操作建議:成本仍有下滑空間、供需預期走弱價格偏弱基礎仍存,但考慮到當前電解鋁鋁冶煉大面積虧損, “聯合減產”雖未能扭轉頹勢但釋放了強烈信號,短期不宜過度看空,預計下周滬鋁 1902 合約 13200-13600 區間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