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方啓動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並威脅對另外約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稅。
美方不斷升級中美經貿摩擦,會否給中央企業穩健運行帶來較大衝擊?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樑柱”,國有企業將如何應對外部發展環境的變化?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近日接受了記者採訪。
1 影響有限總體可控 央企有信心應對外部變化記者:美方新一輪加徵關稅會對我國中央企業帶來何種影響?
翁傑明:美方不斷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對中美經濟都不利,對世界經濟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從中央企業情況看,也會帶來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總體可控。
從誕生之日起,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就是國有企業的底色,正是秉持這一優良傳統,在新中國成立後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國有企業爲我國建立獨立的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爲保證國家能源資源供給,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不斷在開放中成長、在發展中壯大,內生活力不斷顯現,發展質量不斷增強,形成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在國內外競爭中涌現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目前國資委監管的央企資產總額達到58萬億元,去年48家央企進入了《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經過多年努力,中央企業已和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東方不亮西方亮。相信這些合作互利共贏的效果將不斷顯現,進一步拓展企業的國際發展空間。
總之,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雄厚實力,央企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應對外部各種風險和衝擊。
2 穩的基礎在鞏固 進的力量在增強
記者:當前中央企業運行態勢如何?呈現哪些特點?
翁傑明:中央企業大多處於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中央企業穩了,我國經濟整體上就有了支撐。今年1至4月,央企運行態勢良好,可以用兩句話概括——穩的基礎在鞏固,進的力量在增強。
穩的基礎在鞏固,首先體現在經濟運行的基本面穩健。前4個月,央企累計實現營收9.2萬億元、淨利潤435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和13%。淨利潤增速明顯快於營收增速,體現出央企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特徵。穩的基礎在鞏固,還體現在實體經濟運營穩健。1至4月,中央工業企業實現淨利潤2393.1億元,同比增長13.6%,高於央企平均增幅0.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增利額佔央企淨利潤增量比重達57.2%。
進的力量在增強,有效投資大幅增長。1至4月央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74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高技術領域投資佔投資總額的66.9%。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出;今天高質量的投入,就是明天高質量的收益。
同時,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央企執行降電價和提速降費兩項政策,今年將向社會讓利約1800億元,這將有效減少社會用能成本,爲其他經營者的發展打開更大空間。綜合研判當前形勢,我們有信心將穩定增長的運行態勢保持下去。
3 無論風雲如何變幻 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
記者:有觀點認爲,應對中美經貿摩擦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對此中央企業將採取哪些措施?
翁傑明: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這種大背景下,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對於國企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苦練內功、強身健體,加快推進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要擴大開放、合作共贏。具體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要密切跟蹤研判形勢、積極妥善應對。要做好經濟運行監測和動態分析,咬住全年目標不放鬆,同時進一步加強央企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之間的合作,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把國內產業鏈生態圈做強做大,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
要強化自主創新、補齊技術短板,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實踐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今後要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要創新體制機制,在人才隊伍、業績考核、工資總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引導和支持。
要大力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要聚焦實業主業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始終把發展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該退就退、應進則進,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提升產業發展能力。
要持續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我們將狠抓改革舉措落地,以增強活力、提高效率爲中心,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以管資本爲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同時還將不斷深化開放合作,以共建“一帶一路”爲重點,高質量推進沿線重點項目建設。
4 尋找更多利益契合點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
記者:貿易摩擦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國有企業對外開放的步伐是否會放緩?
翁傑明: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在深化改革中擴大對外開放,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國際化經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抉擇。中央企業的發展過去靠改革開放,未來還要靠改革開放。
我們將繼續鼓勵央企高質量對外開放合作,支持央企在改革發展、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強與世界各國企業的交流合作,特別是在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在戰略性、前瞻性產業和高科技領域,找到更多利益契合點和經濟增長點。
一是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與各方深化合作。目前,85家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實施約3000個項目。我們將繼續支持央企在基礎設施建設、裝備制造和產能合作、科技創新等領域,與沿線各國政府和企業加強合作,也真誠歡迎各國企業與央企攜手開發第三方市場。
二是在改革發展方面與各方深化合作。國企改革是市場化的、開放式的改革,在堅持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前提下,歡迎國內、國外各類所有制企業積極參與改革,通過股權投資、合作基金等多種方式,不斷深化在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各類所有制經濟深度合作的路徑與模式。
同時,在擴大開放過程中,我們鼓勵央企主動同行業領先企業對標,堅定不移強化管理提升,堅定不移抓好合規經營,嚴格遵守項目所在國法律法規及國際經貿規則等各方面要求,樹立中國企業海外良好聲譽形象。
5 中國法律沒有專門針對國企補貼的規定
記者:您怎麼看外界對中國國企的市場主體地位、補貼和產業政策等方面的各種質疑?
翁傑明:中國的國有企業是獨立的市場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平等地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我們曾經專門對補貼問題開展過梳理,可以講,中國法律法規沒有專門針對國有企業補貼的規定,中央企業也沒有基於所有制的補貼。對於產業補貼,有關部門正在開展清理、規範工作,這將有利於爲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的各類企業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產業政策是一種推動經濟發展的政策工具。無論是英國、德國、美國,還是日本和韓國,都廣泛使用產業政策來實現其經濟發展目標。過去5年裏,有84個國家制定了明確的產業發展戰略,這些國家的GDP佔全球GDP的90%左右。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尊重和落實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堅持走法治化道路,大力推進合規經營,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其他國家,國有企業都必須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此外,對於因不了解中國國企實際情況而產生的疑慮,我們要通過更多積極主動的交流,加大宣介力度,及時澄清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