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12月20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五觸及七個月高位,連續第五周上漲,此前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消除了人們對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一些擔憂,不過隨着美元走強,期銅從當日高點回落。
倫敦時間12月20日17:00(北京時間12月21日01:00),LME三個月期銅收低0.6%,報每噸6,175美元,盤中觸及6,235.50美元,爲5月7日以來最高。期銅本周上漲近1%,本月漲幅超過5%。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Daniel Briesemann表示:“銅價走勢不錯,目前仍保持穩定。”
但他表示,“第二階段”協議將更難達成,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走軟,到2020年年中銅價將跌至約5,500美元。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四公布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單,決定自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不再加徵中國爲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徵的關稅,已加徵關稅不予退還。
美國衆議院以壓倒多數通過了一項新的北美貿易協議,該協議將使規模達1.2萬億美元的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往來基本上不受影響。
中國12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如預期般走穩,與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走勢同步。11月經濟數據觸底反彈後政策進入短暫觀察期,然明年經濟下行壓力猶在,貨幣政策在價格工具上仍有不小操作餘地,LPR還有下調空間,不過由於銀行負債成本制約,LPR走低還需降MLF利率以及降準等政策引導。
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小幅增長,且有跡象顯示在強勁的就業市場支撐下,美國經濟在年底或多或少維持了溫和的擴張步伐。
國際銅業研究小組(ICSG)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稱,今年9月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短缺81,000噸,8月爲供應過剩37,000噸。
今年前9個月,精煉銅市場累計供應短缺39.3萬噸,上年同期爲短缺33萬噸。
國際鋁業協會(IAI)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11月原鋁產量降至519.3萬噸,10月修正值爲534.9萬噸。
其他金屬中,三個月期鋁收漲0.2%,報每噸1,800美元;三個月期鋅升0.7%,報2,341美元;三個月期鎳升2.5%,報14,525美元;三個月期錫收跌0.2%,報17,340美元。
三個月期鉛收盤時沒有成交,買盤最後報1,938美元,上漲1%。
本周所有基本金屬都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