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雲南省政協在昆明召開對口協商會,邀請部分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與有關黨政部門負責人,圍繞“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面臨的困難和建議”開展面對面互動交流、對口協商議政。
主題發言
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朱紹明:省級統籌協調 提升產業配套能力
此次對口協商,是省政協今年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爲把本次協商開展成爲一個求真務實、集思廣益的會議,省政協經濟委前期做了一些基礎工作,3月以來,圍繞協商議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現結合前期調研情況,提出如下需對口協商的五個重點問題:缺乏產業集羣品牌效應,壓延加工利用程度不夠。終端產品制造企業較少。產業鏈呈現“前端大、後端小”的特徵,採選和冶煉企業比重大,壓延加工企業比重小,尤其是下遊終端產品制造企業明顯不足,創新驅動發展支撐不足,生產技術裝備相對落後。
針對上述存在的主要問題,調研組提出協商建議:建議由省級統籌協調,滇中新區主導,園區與“飛入地”政府協商合作,共建若幹優勢有色金屬產業基地。依託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着力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完善產業體系。在向產業鏈上遊延伸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的同時,向產業鏈下遊延伸,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推動有色金屬材料就地加工轉化、產品就地消納。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省財政在年度預算中增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着力推動有色金屬產業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技術研發、工藝改造升級。充分發揮雲南作爲水電資源大省的綠色能源優勢,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和有色金屬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和效益。
委員發言
省政協委員、中國銅業有限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常務副總裁孫勇:多點發力 實現產業集羣式發展
近年來,中共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依託能源優勢,全力推進有色金屬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布局,產業延伸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成爲了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的強力支撐。但與先進省區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爲:產業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同質化嚴重,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不高,缺少產業鏈耦合。
從上遊連接海外、中遊優化產品、下遊精深加工等方面多點發力,實現產業集羣式發展,打造有色金屬發展新高地的角度建議:全方位支持優勢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扶持引導企業走高端化發展道路,大力提升科技創新協調能力。中國銅業正通過整合資源、冶煉流程再造、加大與科研院所合作等措施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致力打造一個“高精深”的有色金屬產業集羣,實現“有色金屬強省”“工業強省”目標,貢獻中銅力量。
省政協委員、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
雲南有色金屬資源目前在向下遊延伸和上遊整合方面依然普遍面臨問題:產業產品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平臺建設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基礎共性關鍵技術、精深加工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發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較慢。有色金屬優質資源整合效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對國內相關資源的整合也還有很大空間。產業鏈延伸相關要素存在不足。
建議: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雲錫等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創建省級、國家級深加工新材料創新中心,整合省內企業、科研院校及下遊應用產業等創新資源,共同推動產業技術突破。大力延伸發展精深加工產業鏈,培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集羣。打造以龍頭企業爲主體的有色金屬資源整合平臺。加大政策支持和重點項目扶持力度,加強財稅、金融、貿易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銜接,促進產融合作,加大對有色金屬骨幹企業的融資支持。加快推動智能制造,支持有色金屬企業創建“兩化融合”、工業互聯網等試點示範,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術在有色金屬深加工及全產業的應用,發揮信息技術在智能制造、大數據分析、過程工藝控制等方面的促進作用。
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楊斌:整合科技研發資源 加強平臺體系建設
經過多年的發展,雲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基本形成了以鋁、銅、鉛、鋅、鈦、硅、鍺、銦等爲代表的一批有色金屬產業集羣。但目前,雲南省在鋁、銅、錫、硅、鉛鋅、銦、鍺等爲代表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面臨着一系列困難,成爲了制約這些產業發展的瓶頸。
建議:進一步整合科技研發人力資源,加強“政產學研”合作,採用多元化科研投入,調動和激發科技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公共技術平臺體系建設,強化對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的支撐作用。結合雲南省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的共性需求,以自主創新爲動力,着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多元投入、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平臺服務體系,提供基於研發、諮詢、測試、驗證、人才培訓等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培育引進人才,爲雲南省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提供人才支撐。依託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大學等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通過定向培養、聯合培訓等方式培養研發人才、適用技能人才、高級技術工人。加強國際化合作,促進龍頭企業國際化發展。同時,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培育全球性企業,提高國際地位。
省政協委員、昆明貴金屬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李俊鵬:以資源爲依託 實施品牌戰略
目前,雲南有色金屬行業已經逐步形成了以勘探、採礦、分類、冶煉、加工、制造、設計、研發、銷售等完善的有色金屬工業體系。同時,以資源爲依託,工業園區爲載體的有色金屬產業基地、產業集羣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有色金屬產業與其他新材料產業一樣,存在諸多共性問題,如缺乏高水平的研發平臺和研究團隊,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產業競爭力不強,配套與工程化能力較弱,高端產品產業化程度偏低;有色金屬產業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急需提高;人才隊伍中基礎研究隊伍不穩,工程應用技術隊伍流動性不夠,新興產業人才流動性過大等。
建議:依據相關法規、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從源頭上控制新建有色金屬採選和冶煉項目。充分發揮各級財政工業引導專項資金和各類產業基金的作用,加大對有色金屬工業的扶持力度。認真落實電力市場化交易方案,積極鼓勵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應用示範工程。推進高端產品研發,實施品牌戰略,實施標準化戰略。
省政協委員、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柱寬:加強監管 引導產業規範發展
20年來雲南鉛鋅工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成爲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解決了雲南二十幾萬人的就業問題。但同時,雲南進口原料的時代從10年前已拉開序幕,進口原料的權重將日益凸顯,鉛鋅資源的短缺狀況已成爲制約雲南鉛鋅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另外,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也是制約鉛鋅企業產業鏈發展的因素之一。還有,雲南地處邊疆,鉛鋅產業鏈所需高端科技、法律風控等專業人才匱乏,環保成爲產業發展前提,鉛、鋅金屬消費進入平臺期,再生產業發展存在無序競爭現象等困難。
建議:盡快採取措施整合雲南鉛鋅資源,盡快推動恢復部分龍頭礦山企業建設和生產,增加地方財政及稅收,解決當地就業問題。銀企互動,給發展穩定、資產優良、信譽評級良好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進一步出臺支持企業人才引進的鼓勵措施,對核心技術人員、高級管理人員減免個人所得稅或其他鼓勵措施。財政對規模企業給予環保投入補貼。解決鉛、鋅金屬市場消費增速降低問題,引導企業鉛鋅產業鏈的延伸。再生產業發展中無序競爭的現象,要完善制度,細化措施,加強監管,引導產業規範發展。
省政協委員、雲南金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袁榮:做好資源儲備 兼顧利益與生態
雲南省有色金屬儲存量隨着開採程度不斷加大呈現逐年減少趨勢,開採難度不斷增加。雲南有色金屬企業以冶煉爲主,礦山原料生產發展嚴重滯後,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能力不足。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較低,在高端產品和資源綜合利用上缺乏核心技術,主要以生產加工初級產品爲主,自身研發投入不足,深度開發利用能力受限。有色金屬行業缺少靈活的平臺、多層次育人和用人機制,缺少高水平、復合型技術人員,特別是有重大突破的高端人才等一系列問題成爲瓶頸制約。
建議:做好資源儲備,繼續推動資源戰略。建立有效戰略儲備機制,採取總量控制、計劃開採和戰略儲備等手段,保護優勢資源。支持深部、難採及低品位礦體開採利用。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股或控股海外礦山,通過與國外礦山籤訂長期購買協議、海外投資辦礦等多種方式建立穩定的原料基地。打造以龍頭企業爲主體的有色金屬資源整合平臺。充分發揮雲南有色金屬工業教育科研體系的作用,多層次、多形式培養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術工人隊伍。加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通過資本運營,加強省內地區有色金屬上下遊企業或產品的結合,加大規模經濟效益,進行產業戰略重組,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的基礎作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有色金屬大企業、大集團,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兼顧利益與生態,推動技術結構升級,強化招商引資。
職能部門回應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修春:健全完善產業政策體系
雲南作爲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大省,產業鏈集中在選礦、冶煉等中前端的特點尤爲突出。雲南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存在產業轉型升級較慢、產業鏈較短。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雲南有色金屬產業上下遊創新成果的轉化對接渠道還不夠順暢,研發力量主要集中於礦冶領域,對延伸產業鏈、中後端材料領域的支撐作用明顯不足。產業招商引資成效不明顯,產業投入不足。
爲了加快雲南由有色金屬大省向有色金屬強省轉變,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下一步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創新支撐力度,強化招商引資,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做好產業發展政策的適時動態調整,進一步健全完善產業政策體系,通過精準施策推動產業發展。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二級巡視員王宜國:着力延伸產業鏈
依託資源能源優勢,推進礦電結合,有色金屬工業已發展成爲雲南特色優勢支柱產業。但是,有色金屬工業自身存在的創新驅動內生動力不足、部分行業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基礎材料爲主產業價值鏈低端、產業集中度不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等“短板”問題,已嚴重制約發展質量和效益。優化存量、提升增量,延伸產業鏈促進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已時不我待。
下一步,雲南省將依託清潔能源和產業基礎優勢,抓住國家戰略和產業轉移機遇,努力把有色金屬工業打造成爲有色金屬材料生產加工集散地、技術輸出中心和新理念發展標兵,成爲雲南經濟社會發展“三個定位”的排頭兵。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着力延伸產業鏈,培育發展新業態。
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海波:提升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雲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已形成以礦產採選、冶煉、加工爲基礎,以科研、技術、人才爲支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原材料產業體系,是全省除煙草、能源外的第三大支柱產業。但優質資源緊缺,精深加工亟待提升;產業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建設緩慢成爲了雲南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下一步,將建議支持建設雲南省鋁加工技術創新中心、雲南省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等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推進雲南有色金屬全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升級。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有色金屬產業深度融合爲主線,加快綠色數字礦山建設;推進稀貴及特色金屬材料數據庫建設,構建數據驅動的新材料研發體系,加快新材料研發,構建水電鋁智能信息協同創新體系,提升雲南有色金屬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曉靜:支持重點龍頭有色金屬企業
有色金屬工業是雲南省的傳統支柱產業,是雲南工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壓艙石”。雖然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我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基礎扎實、潛力巨大、優勢明顯,但現階段發展質量並不高,有色金屬產業鏈延伸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支持重點龍頭有色金屬企業,實現有色金屬產業鏈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