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房股份發布了關於《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審查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的回復(修訂稿)。對中房股份與忠旺集團重組方案的更多細節進行了詳細披露。公告顯示,中房股份目前的主營業務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本次重組無疑對中房股份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
資料顯示,近年來,忠旺集團對旗下各項業務板塊展開重組,逐步剝離了電解鋁等業務,收購了德國高端鋁擠壓企業Aluminiumwerk Unna Aktiengesellschaft(簡稱“烏納鋁業”)和澳大利亞鋁合金超級遊艇制造商Silver Yachts Ltd.(簡稱“銀艇”)。
忠旺集團指出,業務調整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能夠進一步突出鋁擠壓業務的核心優勢,與下屬子公司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高端鋁擠壓產品擁有較高附加價值
相關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根據下遊應用領域的不同,工業鋁擠壓產品的附加值也有所不同。通常來說,應用領域越高端、生產難度越高,產品附加值也就越高。
公告顯示,忠旺集團鋁擠壓產品的應用領域包括城市軌道交通、鐵路運輸車廂、輕型貨車、汽車、飛機、船舶等交通運輸領域及電力工程、機械設備、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忠旺集團的主要客戶對工業鋁擠壓型材在精度、強度、韌度等各方面性能的定制化要求較高,因此在生產制造時,合金配方及各項生產工藝都更爲復雜,因而產品的平均售價更高。
此外,忠旺集團擁有不同規格的鋁擠壓機逾100臺,其中包括5臺125MN油壓雙動鋁擠壓機和2臺超大擠壓力225MN單動臥式鋁擠壓機,生產設備居於行業先進地位。由此產生的規模效益和高效的生產效率都能降低產品的單位制造成本。
忠旺集團鋁擠壓產品的高附加值和成本控制能力,使公司鋁擠壓業務形成了較強的盈利能力。
從“鋁擠壓產品研發制造商”到“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告顯示,忠旺集團的鋁擠壓業務在產能、市場份額、技術等方面均形成了一定優勢地位。
根據安泰科發布的《國內外鋁擠壓材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3月)顯示,截至2019年末,忠旺集團擁有的75MN以上擠壓機佔全國同類型擠壓機保有量的33.8%。2019年,忠旺集團以60多萬噸的鋁擠壓產品產量在國內排名第一,工業鋁擠壓型材產品擁有7.6%的市場份額,穩居國內市場第一位。
國內先進的市場佔有率得益於忠旺集團深耕鋁擠壓行業多年的技術積累,公告顯示,忠旺集團及其子公司擁有的與主營業務相關的專利共381項,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強度耐磨型鋁合金模板制備技術”等關鍵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多項國內大型建築項目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不斷確立自身競爭優勢的過程中,忠旺集團的定位正在逐漸發生改變。公告顯示,忠旺集團的鋁擠壓業務從深度參與客戶產品在研發階段的設計、性能測試與優化,到及時根據客戶需求優化鋁擠壓型材生產線、實現良好生產配套,最後到全流程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諮詢服務,將自身打造成具有差異化優勢的綜合解決方案品牌。
“工業輕量化”打開鋁擠壓行業發展前景
從行業需求角度來看,近年來,在我國軌道交通、綠色建造、機械設備、電力工程等領域出現了“以鋁代鋼、以鋁代銅、以鋁節木”的工業輕量化發展趨勢。隨着我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升級,將進一步開打高端鋁擠壓產品的應用市場。
涵蓋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新基建項目中,有多個領域與忠旺集團業務高度相關。
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忠旺集團在高鐵整車車體鋁擠壓材的市場佔有率全國高,爲包括“復興號”在內的高鐵、城際列車、商用磁浮列車以及地鐵等軌道交通車輛供應車體鋁擠壓材等產品。
新能源汽車也是忠旺集團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2015年以來,忠旺集團已經與多家知名汽車廠商展開合作,產品涵蓋純電跑車、客車、特種車輛等領域。目前,忠旺集團已成爲寶馬集團和捷豹路虎英國公司的認可供貨商。另據忠旺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人工智能設備等領域也成爲公司謀篇布局開拓市場的關鍵。
此外,忠旺集團的兩家海外子公司在拓展鋁擠壓產品應用前景方面均有自己獨特的作用。
公告顯示,烏納鋁業在航空用鋁方面擁有技術優勢,其主要客戶包括空客、波音等世界知名廠商。忠旺集團收購烏納鋁業,主要是考慮到能夠增強自身在航空用鋁方面的技術實力。收購銀艇則是爲了進一步拓展鋁擠壓產品的下遊應用。
另外,忠旺集團主要客戶的實力也是保障公司鋁擠壓業務未來前景的重要方面。公告顯示,忠旺集團前五大客戶中主要爲大型央企集團,涉及兵工、船舶、航空、電子及地產等領域。這些央企涵蓋的業務範圍,與忠旺集團鋁擠壓產品的終端應用領域具有匹配性。
忠旺集團在本次重組中較低的估值體現了一定的投資價值。公告顯示,忠旺集團A股可比公司的行業市盈率中位數爲29.49倍,行業平均市盈率爲62.98倍。而忠旺集團2019年1-10月的動態市盈率爲15.96倍。分析人士預測,忠旺集團成功登陸A股後將有一定的估值提升空間。中房股份借助此次重組,不僅能夠實現業務轉型,還能推動產業與資本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上市公司股東利益的化,形成多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