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濱州日報》報道經濟強不強,工業來衡量。一直以來,濱州按照新舊動能轉換要求,做大做優“5+5”十強產業體系,集中優勢資源實現“十強”產業重點突破,並提出打造三個世界級產業基地,即世界高端鋁業基地、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基地。尤其是在去年以來,濱州市高端鋁產業專班堅持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大局,牢牢鎖定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目標定位,引導和幫助全市鋁行業戰疫情促發展提質效,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鋁產業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明顯成效。
魏橋輕量化基地內山東宏和輕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2020年,全市高端鋁產業集羣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950億元,同比增長10%,鋁原料就地轉化爲中高端鋁制品的比例達到50.1%,比上年同期提升15.1個百分點。
重塑產業鏈、供應鏈,濱州鋁業迎來高質量發展的“華麗蝶變”濱州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鋁業生產基地,現有規模以上涉鋁企業77家。濱州鋁業在經歷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得不面對“成長的煩惱”。面對鋁業發展的深層問題,我市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以價值鏈爲核心,重構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推動鋁業顛覆式變革,濱州鋁業從創業之路走向新興之路、科技之路,迎來鋁業高質量發展的華麗蝶變。
方霖鋁業全鋁家具。全市上下涌現出以魏橋創業爲龍頭,以創新金屬、渤海活塞、盟威戴卡、北汽海納川、山東裕航、華建鋁業等爲骨幹的企業羣體,形成行業聚集度高、產業鏈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集羣。濱州市高端鋁產業集羣被科技部授予“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羣”稱號;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重點支柱產業集羣”稱號。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鋁產業高質量發展改革經驗榮獲“2019中國改革年度十佳案例”;去年濱州市高端鋁產業專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勇於創新獎”先進集體稱號。
堅持規劃引領,全市形成齊抓共管、密切協作的強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分別成立了高端鋁產業專班和招商專班,統籌協調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中的重大問題、重點項目、重大政策,專班辦公室加強工作調度、督促落實、績效考核。同時,建立了“六個一”工作推進機制(即制定一個《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的若幹政策》、組建一個專家智庫委員會、設立一支高端鋁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及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一個行業協會、成立一個工作專班),在全市形成了齊抓共管、密切協作的強大合力。
全世界大多數可樂及其它飲料的鋁制易拉罐體材料都產自鄒平。(王健 攝影) 我市編制印發了《濱州市高端鋁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並每年邀請規劃編制專家來濱進行解讀和培訓,切實增強《規劃》的執行力。結合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濱發[2019]6號),着眼於“一張圖”規劃布局,編制印發了《濱州市園區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在全市規劃了33個產業園區,其中涉鋁園區12個,每個縣(市、區)至少1個。目前,絕大部分涉鋁園區已初具規模,集羣發展績效進一步凸顯。
機制創新、平臺創新、要素創新、融合創新,鋁產業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產業變革,路在何方?圍繞價值鏈,重構供應鏈、產業鏈,是必由之路。我市從機制創新、平臺創新、要素創新等方面入手,推動鋁產業加速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機制創新方面,我市圍繞支持鋁產業價值鏈提升和完善核心目標,出臺《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的若幹政策》,對噸鋁增值率高於1.5的企業,按新增地方財政收入的50%給予獎勵,每提高0.5,增加5個百分點,最高獎勵80%。落實省級技改綜合獎補及產業集羣培育資金1200萬元。建立政企定期溝通交流機制,制定弘揚企業家精神建設高素質企業家隊伍的10條意見,向企業家頒授金獅獎、銀獅獎、銅獅獎,設立優秀企業旗幟廣場。
海納川(濱州)輕量化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重點崗位全部採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全面實現智能化車間管理。平臺創新方面,以鋁基礎材料企業爲龍頭,在各縣(市、區)規劃建設鋁精深加工產業園,分別明確功能定位,打造“一基地多園區”產業生態圈。鄒平市建設的魏橋鋁深加工產業園,吸引了萬通金屬、安邦得鋁材等15個高端項目落戶,涉及投資129億元,其中11個項目已經投產運行;總投資20億元的魏橋輕量化基地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着眼於壓減我市用煤指標,推進綠色循環發展,積極壯大再生鋁板塊,加快魏橋集團、新格金屬、創新金屬等企業再生鋁項目建設,力爭“十四五”末全市再生鋁產能突破300萬噸,打造全國最大的再生鋁產業基地。
創新集團生產的高端電線電纜。要素創新方面,設立100億元高端鋁產業及園區發展母基金、5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打造集供應鏈金融、產業金融、創投資金支持等功能爲一體的“中國鋁谷”金融資產管理中心;啓動“中國鋁谷”資源共享服務、在線研發檢測等8大平臺,科技信息、市場行情等8大資源庫建設,全面打造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科創綜合體。融合創新方面,積極謀劃“一城兩院八校”總體布局,規劃建設渤海科創城,強化魏橋國科研究院、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雙核驅動”,全面提升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含量、科創能力。
鄒平明航物流鋁制貨車。傳統產業如何浴火重生、破繭成蝶?一個至關重要的方向,就是瞄準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發力突破。“十四五”期間,我市高端鋁產業將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努力塑造鋁產業競爭新優勢,順應綠色、節能、環保、安全的時代潮流,聚焦輕量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向,以申報國家先進制造業鋁產業集羣爲契機,推動從原材料向新材料提升、由材料向裝備進軍,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到2025年,全市高端鋁產業集羣營業收入突破6500億元,中高端鋁制品佔比達到85%以上。